回覆樓主:
(以下是轉貼)
鄭寶鴻表示,華人歷來鍾愛「磚頭」,畢生願望可用3字囊括--做業主,所以無論如何亦會置業,若能力許可,更會多購幾幢收租。70年代初普遍一個單位售萬餘元,土瓜灣等舊區僅售5,000元,加上當時人們少往旅行,一年一次已「不得了」,故儲錢買樓不算太難。
香港樓價與股市邊樣升得驚人啲?以傳統豪宅區大坑為例,一個單位動輒以千萬港元計,住客更是非富則貴,殊不知70年代尾呎價僅300元,現時實用面積呎價已升至約23,000元(以上林為例),升值75倍!而平民一點的太古城,一個建築面積675呎的單位,70年代售25萬元,80年代後期已升至120萬,如今索價約960萬,相對70年代升值逾37倍!而股友們至熟悉的恒指,過去40年升約56倍!
不過,香港樓價在70年代後期開始飛升,太古城一個實用面積675呎的單位售25萬元,80年代後期已升至120萬,後來更是「扶搖直上」。而70年代後期,大坑單位已翻價1倍,每呎約300元。直至80年代,業主已成百萬富翁,因為樓價已開始企穩100萬以上。鄭寶鴻亦笑言,「之後條數真係計唔掂喇。」
再以太古城實用面積580方呎的高層單位為例,樓價由90年代起節節上升,1996年時售400萬元,但在1997年金融風暴前已飆升至近600萬元,短短1年升幅驚人。
年輕人及小家庭唔買基金保險,儲錢買樓哪!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105478
大力理財篇 之 子女理財!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68590&extra=page%3D1
買基金真係好傷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94843&extra=page%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