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choyki 於 25-4-30 13:10 編輯
「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
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recommended-passages/KS4_15.pdf
https://www.gushiwen.cn/mingju/juv_043b8b8456e1.aspx
韓、魏、楚三國因賂秦而導致力虧,自招滅亡;
不賂秦的燕、趙、齊三國,因受牽連而亡。
壯大敵人:秦受賂所得,比由戰勝所得多百倍;
自我削弱:諸侯賂秦之地,較由戰敗所失也多百倍。
賂秦之巨大損失,只換來短暫苟安。
齊與秦結盟而不助五國,燕因派荊軻刺秦王而觸怒秦,趙因誤信讒言而誅殺良將李牧。
賂秦而使秦壯大,致燕趙勢孤力弱,欲戰而不能。
若韓、魏、楚各愛其地,齊不附秦,燕刺客不行,趙良將猶在,則勝負或未易量。
只要分封土地與謀臣,則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禮賢下士,則天下之奇才必然到來相助,如此即可以抗秦。
六國本有抗秦之勢,卻為秦積威所劫,以至於滅亡。
不跪者以跪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特朗普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未嘗賂特朗普者,終繼跪者遷滅
不跪是不足夠的,還需助跪者,否則跪者既喪,不跪者亦不免矣
跪者先喪,不跪者後喪
我做月供股票系統。 講笑。 不是。
我做證券,認識做月供股票系統的人。 也是講笑。 不是。
我是證券公司的客戶,證券公司不是我的客戶。為客戶(證券公司)找客戶(水魚)並不適用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