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擂台

跳至

首頁

尾頁
   58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81#
發表於 21-8-18 17:59 |只看該作者
無脊椎動物的命(2021年8月18日)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9/2021/0818/621648.html

生物科老師頭痛了,以後在實驗室教學生劏青蛙,隨時會被控告殘害動物。

愈來愈覺得自己不認識這個世界,掟汽油彈的人,被法官譽為「優秀的細路」;在路上向蝸牛灑鹽的,卻被視為「殘害動物狂徒」。

一名理工大學博士生早前在尖東以鹽撒落蝸牛身上,令蝸牛脫水而死,途人在旁看到,覺得事主虐待動物報警,警方深入調查後,在山林道寓所將涉案博士生以黑布蒙頭拘捕。

看完這新聞,除了生物老師擔心,法國餐廳的大廚也在滴汗,那道「法國新鮮焗蝸牛」的菜,聽個名就知犯法。

駕駛者也要擔心,某年某月某日,你開車輾死蝸牛後絕塵而去,有機會被控肇事逃逸。

女兒看完新聞都問:那踩死蟻踩死曱甴算不算犯法?還是踩死之後再用鞋輾幾下才算殘害動物?

朋友說,實驗室裏的白老鼠,肯定是被虐待,科學家通通要拉。還有蛇王店的蛇王常常表演生取蛇膽,證據確鑿,死梗。弊傢伙,昨晚打邊爐吃了白灼蝦,太殘忍,好不好自首?

無獨有偶,內地同一時間也有一則蝸牛新聞,《南寧晚報》昨日報道,因廣西南寧市南湖公園內出現「非洲大蝸牛」,把園內植物啃食,蝸牛啃過的花、葉、樹皮容易誘發軟腐病,導致植物死亡,故公園要進行大規模撒藥殺滅蝸牛。

專家亦建議大家,不要把蝸牛視作寵物,因為蝸牛爬行後留下的黏液會有病原體和寄生蟲。專家教路,對付少量蝸牛,可用食鹽處理,蝸牛的軟體部分遇鹽會融化成水。

都是鹽,都是殺蝸牛,這邊廂被五花大綁,那邊廂卻是科普教育。

有時候覺得,香港人的愛心爆棚得有點精神分裂。對幾隻蝸牛,可以如此痛惜,對活生生的警察、或者意見不同的途人,卻可以一把火燒掉、或者一個渠蓋砸過來,還有好多人拍手叫好。

一條無脊椎動物的命是命,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就死有餘辜,這到底是什麼邏輯?什麼標準?這世界真的愈來愈陌生了。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82#
發表於 21-8-19 22:52 |只看該作者
戰爭留下的數字(2021年8月19日)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398/20210819/941882/%E5%B0%88%E6%AC%84-%E4%BA%BA%E7%94%9F%E9%A6%AC%E6%8B%89%E6%9D%BE-%E6%88%B0%E7%88%AD%E7%95%99%E4%B8%8B%E7%9A%84%E6%95%B8%E5%AD%97

這幾天,大家都在說阿富汗,一幕幕美國戰機甩下阿富汗人的畫面,讓一個長年說謊的大國在全世界人眼底下徹底現形。

美國總統拜登發言時說:這二十年的戰事,美國耗費超過一萬億美元,二千多名美國人被殺,超過二十萬美軍受傷,數以千計回國軍人有不可預見的精神健康問題……

但,阿富汗呢?為甚麼拜登不說說阿富汗的傷亡數字?因為太駭人、太相形見絀了吧?

自二○○九年起,聯合國駐阿富汗救援團開始有系統地紀錄當地平民傷亡,保守估計,已有超過十一萬阿富汗人死於戰爭,當中四成是婦孺。其實這數字尚未包括因疾病、缺乏食物、食水及基本生活設施而喪生的人數。

這二十年,沒人認真算過到底阿富汗受了多大傷害,有些命丟了,無跡可尋;有些村落被炸掉,夷為平地,從此不再有痕跡。

根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的反恐行動堅守一個邏輯,就是:任何位於恐怖份子行動區域內的人,都是壞人,都會被視作恐怖份子或其同謀。奧巴馬時期美軍有項交戰守則,就是空襲區內所有十八至六十五歲男性都被視作「敵方戰鬥人員」,格殺勿論。

於是,所有空襲區內死的人,都不會被算作無辜平民,如此,當然大幅淡化阿富汗平民的死傷人數。但淡化了,也逾十一萬,真實數字,肯定遠高於聯合國統計。

這場美國有史以來最漫長的戰爭,一打二十年,產生了五百萬阿富汗難民,失去幾十萬條性命,留下一個打爛了的國家。這樣的結果,這樣的入侵國,還有甚麼資格談正義?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83#
發表於 21-8-20 17:43 |只看該作者
莫名其妙的19年
(2021年8月20日)

https://www.speakout.hk/%E6%9C%89%E8%81%B2%E5%B0%88%E6%AC%84/75015/-%E7%9F%AD%E7%89%87-%E6%9C%89%E8%81%B2%E5%B0%88%E6%AC%84-%E5%B1%88%E7%A9%8E%E5%A6%8D--%E8%8E%AB%E5%90%8D%E5%85%B6%E5%A6%99%E7%9A%8419%E5%B9%B4#selected

反政府反了19年的「民間人權陣線」解散了,撐黑暴的「612人道支援基金」停止運作了,看到這些新聞,大家第一個反應是什麼?

樹倒猢猻散?夾帶私逃?叫人衝、自己鬆?……這些感覺都有,不過,大家肯定還有另一個共同反應:有冇搞錯!

這句「有冇搞錯」,不是給反對派,而是給政府的。

不解散不知道,在香港打正旗號玩了19年的「民陣」,一年幾次召眾晒馬、籌款吸金,至少搞過64場遊行集會,每次有媒體頭版宣傳、有警方開路維持秩序,政府高官個個買他們怕。卻原來,它跟黑社會一樣,是個沒註冊的非法社團。

同樣,不停運不知道,公開眾籌的「612基金」,原來也沒註冊、沒銀行戶口、不是法人、沒理事、沒地址、不必報稅、不用交年報。他們聘了二十多個員工,借人家的戶口,收了2.36億港元捐款,大鑼大鼓搞了兩年,卻從沒有一個官員、一個政府部門,質疑過他們的合法性。

所以,看到這兩則新聞,大家不禁搖頭嘆息:有冇搞錯?

非法組織「民陣」叫囂了不是一個月、不是一年,而是19年;「612基金」非法眾籌的不是兩百、不是兩萬,而是兩億。政府這麼多部門、香港這麼多法例、18萬公務員,全是吃素的?

同人唔同命,同屬非法社團,自稱黑社會說句「我係和XX」就要拉,但自稱民陣卻可以上電視做英雄,滔滔發言。法律面前,真的人人平等嗎?

民陣2002年成立,原來沒向公司註冊處或警察牌照課註冊,簡言之,地位跟黑社會一樣,屬非法社團。奇就奇在,這個非法社團年年高調搞七一遊行、元旦遊行,警方次次派出警民關係組與他們開會,19年了,是有人做漏查冊工作?還是大家一見惡人就被嚇窒?難道舉一塊「民主」招牌,大家就要對非法行為視而不見?

視而不見的,還有食環署。19年來,「民陣」竟獲食環署簽發27個臨時小販牌照,讓他們可以攞正牌擺街站眾籌吸金,屈指算算,多少不明來歷的黑金就是這樣在合法牌照的掩護下,堂而皇之流進反對派口袋。

食髓知味,犯法19年壯大了反對派的膽,於是兩年前再由天主教前主教陳日君及大律師兼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牽頭,搞了個非法眾籌「612基金」,作終極大吸金,這邊廂無法無天,那邊廂有法不依,為社會完美示範「誰大誰惡誰正確」。

不要怨敵人太強大,愈來愈多事例證明,不是反對派厲害,而是政府內太多人太多部門太長期不作為。指罵敵人的同時,有沒有問過自己,搞出今日大頭佛,誰要問責?


https://youtu.be/CtAQpZIAZ9A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84#
發表於 21-8-23 17:30 |只看該作者
從美國飛去英國吃頓飯(2021年8月22日)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9/2021/0822/623119.html

那天,看到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先生在臉書發了這帖子:「李宇軒在庭上公開承認案情事實,黎智英在獄中度過餘生,已無懸念。」

由庭上李宇軒一句「I agree to the facts」開始,所有關於黎智英及Mark Simon指使他們勾結外國勢力制裁香港、抹黑國家的行為,已被白紙黑字寫於法庭,黎智英是反港反華金主、大腦、黨鞭、喉舌的地位,已清晰不過了。

看李宇軒詳述黎智英如何指使他們在國際製造反華輿論,我想起好多年前的一個片段,那時,我在《壹週刊》新聞部工作,剛剛在紐約做完一個人物專訪回港。

專訪的主角,叫魏京生,曾在北京西單民主牆貼大字報揚名,後來因反革命罪及陰謀顛覆政權罪入獄十八年。如同一切獄中異見者,魏京生在獄中多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1997年11月獲保外就醫,從此流亡美國。

那一回,我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了他,跟他熟絡了,回港後一直保持聯繫。忽然有日,老闆黎智英走到我辦公室煞有介事跟我說:「你幫我約魏京生,去英國吃頓飯,見見面。」

「什麼?」我以為自己聽錯,還是老闆記錯,於是重申:「魏京生在美國喎,你約他去英國食飯?」

「是的,叫他給個時間,我會安排機票住宿。」

我當時想,請你由美國去英國吃頓飯,嘩,這餐飯真貴。於是搖個長途電話給魏京生,他欣然接受,我工作完成。

幾個月後,魏京生來電聊天,說起他的「奇遇」:「嘩,你老闆真厲害,他請我到英國著名歌手Sting的家吃飯,那豪宅好大好大,進了大閘再開車到大廳,都要5分鐘……」

原來,那頓飯後,黎智英為魏京生以「中國民主之父」的牌頭,安排他在英國及歐洲四出演講,內容當然是以他坐了18年政治獄的第一身經驗,唱衰國家。

走了一圈後,魏京生拿了很多頭銜,如「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民主獎」、「人權鬥士獎」、「法國里昂市榮譽公民」等等,之後亦常給《蘋果日報》供稿,現在回想,該是以稿費掩飾金主的定期供養吧?

當年那兩通電話,對我來說只是生命中的一件小事,但今天看到李宇軒的作供,原來黎智英借媒體之便,勾結外國勢力並以國際輿論破壞國家形象的工作,已足足幹了廿多年。

最近李宇軒案子開審,席上有兩個旁聽者很值得大家留意,一個是天主教前主教陳日君,另一個是德國駐港領事。「12瞞徒」如果只是黑暴嘍囉,會勞動這些重要人物來旁聽嗎?

我相信,陳日君是黎智英的耳目,他要把李宇軒的篤灰內容轉告獄中的黎智英。不過,這奔走也是徒然,黎智英難再步出監房,相信是幾肯定的事實,問題只是,他的終老地是赤柱還是秦城?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85#
發表於 21-8-23 17:34 |只看該作者
一幕看不見的撤僑(2021年8月23日)

https://www.speakout.hk/%E6%B8%AF%E4%BA%BA%E5%8D%9A%E8%A9%95/75092/-%E7%8D%A8%E5%AE%B6%E6%96%87%E7%AB%A0-%E4%B8%80%E5%B9%95%E7%9C%8B%E4%B8%8D%E8%A6%8B%E7%9A%84%E6%92%A4%E5%83%91#selected

吳京主演的電影《戰狼II》,結尾畫面是一本中國護照,護照旁邊打出以下幾句話:

「無論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樣的危險,請你記住,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那不只是電影畫面,而是真實行動。

近年看國際大新聞,無論哪個國家出現天災人禍,諸如:超強颱風「飛燕」吹襲日本關西機場、中非戰亂、金三角湄公河血案……中國大使館對海外國民的撤僑及善後安排,總會成為焦點。

不過,近日看阿富汗變天新聞就有點異樣,似乎欠缺了什麼?

畫面傳來,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機場天天擠滿出逃的人,有人在跑道追著飛機,有人爬上機翼從半空摔下,有人被美軍開槍阻截……

美國國防部聲稱未來數星期會撤走一萬僑民;意大利國防部表示,7架飛機正不分晝夜運載意大利國民離境;法國、西班牙、挪威、希臘、瑞典、奧地利、羅馬尼亞、印度,也宣布撤走所有使館人員及國民。路透社報道,目前已有超過2200名外交官和外國人撤出阿富汗。

看來看去,就是沒有中國撤僑的消息?台灣新聞甚至說:「中國為了搶佔中東利益,冒險一搏,打開駐阿富汗大使館之門,迎接塔利班。」

實情如何?我們先看看時序。

8月15日,塔利班不費一兵一卒攻陷阿富汗首都喀布爾,CNN隨即報道,美軍將在72小時內撤離所有使館人員,喀布爾瞬即陷入風聲鶴唳。

但當人人爭先恐搶著逃離阿富汗的時候,中國僑民早已回到自家國土,甚至完成28日的檢疫隔離。

原來,早在7月初,中國外交部已早著先機,派遣專機到阿富汗緊急撤僑。

如果大家有留意,內地上月曾出現一段疫情新聞:「湖北一架入境飛機發現22宗確診和30例無症狀感染患者」,當時內地輿論炸了鍋,指這航班是爆疫計時炸彈。

我看了新聞也在想,咦,非常時期,怎麼仍有中東航班飛中國?不是已有航班熔斷機制嗎?一架飛機這麼多病例,怎麼沒聽說有官員因防疫不力下台?

原來,那是中國外交部安排的緊急撤離包機。

由於國家對阿富汗形勢有精準研判,故早在5月底,已提醒國民暫勿前往阿富汗。6月,使館再提醒身在阿富汗的中國公民和機構,盡早離開阿富汗。到了7月2日,負責執行撤僑任務的廈門航空特別派了MF8008班機開往喀布爾,把滯留當地的210名企業人員和公民接走。

因為仍有一定數量的中國公民自願留在阿富汗,故中國駐阿富汗大使館仍繼續開放,而不像西方國家那樣,一出事就關門大吉執包袱逃走。

比起美軍的倉皇、西方國家的驚恐,這次阿富汗的撤僑行動,中國人的氣定神閒,不單展示了中國速度,更見國家對世界大局的瞭如指掌及先見之明。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86#
發表於 21-8-26 00:40 |只看該作者
一場集體欺凌事件(2021年8月25日)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9/2021/0825/624127.html

真心覺得,這是一場集體欺凌事件,香港人對一頭狗、對幾隻蝸牛可以愛心滿瀉,但對一個活生生的人,卻可以殘酷如斯。

我其實不知她名字,也不想特別找出來寫下來讓大家記住,我只知她叫「阿儀」,一個因為樣貌不美、粗腰肥臀、傻裏傻氣,卻大膽去參選2021《亞洲小姐競選》的37歲女子。

阿儀因為語出驚人、外表驚人,雖然在選美首輪已被淘汰出局,卻因表現「騎呢」,參選片段在網上爆紅。主辦單位亞視見機不可失,立即簽她為旗下力捧藝人,又開YouTube頻道又搞網上直播,人氣爆燈,IG超過3萬人追蹤,網民更嘲她為「亞視一姐」。

對,這「一姐」稱號,絕對是嘲笑,其實,看她片的、追蹤她的、簽她為藝人的、按讚分享的……哪一個不是為了嘲笑?

她的尊容,她的歌聲,沒可能跟聲色藝扯上關係。她唱歌句句走音,但音樂表演直播卻有逾八千人收看。她的吃相慘不忍睹,但她的吃貨直播大家邊看邊恥笑。

近日,嘲笑風更吹到內地,連淘寶商都看中阿儀的人氣,推出她的三點式泳照人形攬枕發售。

有人說,她為大家帶來歡樂;我倒覺得,她一直被玩,被亞視玩、被網民玩、被傳播她醜態的人玩。但,阿儀知道嗎?知道自己是被欺凌的主角嗎?還是她真的相信,自己紅了?相信自己美貌與智慧並重?

看阿儀的表現談吐,我有點懷疑她的智商,大家這樣全方位集體玩弄一個智商有問題的人,道德嗎?

想像一下,如果阿儀是你女兒、是你姐姐,看到全城這樣譏笑你的親人,你會有何感受?賣醜不會長久,第一次好笑,第二次再笑,第三次……老老實實,難看的東西,你會看三次嗎?當新鮮感失去了,當大家笑完了、厭倦了,有誰想過,阿儀會怎樣?連人家是讚美她還是嘲笑她都分不清,她能接受幾萬「粉絲」忽然離她而去嗎?

從前,她是一個凡人,今天大家一起把她捧上天,明天大家一起把她撻落地,她承受得了嗎?以後,她還能繼續做回凡人嗎?

利用阿儀來製造話題的亞視、把阿儀嘲笑為「女神」、「37歲黃花閨女」的網民,其實你們的行為是在向一個醜女掟石。文明社會,如此公開大規模地欺凌一個弱女,真的第一次見。一個社會的沉淪,從來都是由道德淪亡開始。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87#
發表於 21-8-26 00:44 |只看該作者
最前線的高危者(2021年8月25日)

https://www.speakout.hk/%E6%9C%89%E8%81%B2%E5%B0%88%E6%AC%84/75176/-%E7%9F%AD%E7%89%87-%E6%9C%89%E8%81%B2%E5%B0%88%E6%AC%84-%E5%B1%88%E7%A9%8E%E5%A6%8D-%E6%9C%80%E5%89%8D%E7%B7%9A%E7%9A%84%E9%AB%98%E5%8D%B1%E8%80%85#selected


抗疫超過一年半了,大家對疫情新聞已出現疲態,一般確診個案,只要不是發生在自身工作或居住環境,或者轟動如妮歌潔曼事件,否則已不再受關注。

沒人關注,不代表漏洞不存在,近月看到幾個個案,讓人憂心,政府再不強硬,再給予太多選擇和豁免,香港的封關限聚勢將沒完沒了。

第一宗案例發生在上星期,一個機場國泰航空貴賓室工作的47歲女職員確診。她被驗出帶有L452R變異病毒株,於是,她工作的機場貴賓室、她居住的東涌逸東邨美逸樓全部要封區強檢。

問題來了,機場是抗疫最前線,我們天天外防輸入,但原來第一批接觸高危入境客的機場工作者,自己都不打針,這個國泰貴賓室服務員就是其中之一。

因為她沒注射疫苗,又沒外遊紀錄,好大可能是在工作環境中染疫,然後把變種病毒帶入市區。原來,我們外防輸入的同時,也要防這些走在最前線卻不肯保護自己的人。

其實,這國泰員工並非個別例子,今年5月,官涌體育館疫苗接種中心一名護士,被懷疑染疫,這才揭發原來一個天天替人打針的人,自己竟然沒有打針,這種荒謬,大概只是香港獨有。

我有位在加護病房工作的護士朋友也一直沒打針,問她緣由,她說:「我才不會拿自己命仔作賭注。」保護自己、保護你要照顧的虛弱病人,不是護士該有的責任嗎?南丁格爾精神是什麼,還有人記得嗎?

疫苗注射中心是短期服務,所有醫護及工作人員都是臨時工,於是,不少醫院或診所的醫護都會趁假期去賺外快。

注射中心醫生時薪700元,一日做10小時就賺7000,等於好多人一個月工資。護士時薪也有300,一天能賺3000已是蕭條世道下的幸運。

可惜,有人卻不珍視這種疫情中還有份工還有快錢搵的小確幸,抱著不知所謂的反政府歪理,錢就要掙,針就不打,於是,不肯保護自己的人暴露在最危險的境地,結果就是累己累人累街坊。

香港人一直說自由,用安心出行要自由、打疫苗要自由,自由大過天,結果病毒難斷鏈。

有些事情,要集體行動,要硬性規定,才能成功。太多例外,只會製造漏洞,譬如放得一個妮歌潔曼,下次畢彼特來了、摩根費曼來了,放不放?如果台灣李安導演說,我都拿過金像獎,我都要豁免,政府要放嗎?

不願打疫苗就不要在檢疫中心、接種中心及機場這些抗疫前線工作。國泰航空日前發出內部通告,公布自12月1日起,於機場禁區以外國泰處所工作及進出的所有員工及外判工,必須接種疫苗,不再接受以檢測證明替代。

都已經出事了,為什麼還要等到12月?病毒會看日曆嗎?政府檢疫及注射中心就更簡單了,一份臨時工,標明「沒打針者免問」,不就可以嗎?

一波一波又一波,自製的例外,成了自製的漏洞,到底是誰不想終止病毒鏈?不想終止這坐困愁城的困局?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88#
發表於 21-8-26 23:31 |只看該作者
為白紙塗上國家的顏色(2021年8月26日)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398/20210826/943162/%E5%B0%88%E6%AC%84-%E4%BA%BA%E7%94%9F%E9%A6%AC%E6%8B%89%E6%9D%BE-%E7%82%BA%E7%99%BD%E7%B4%99%E5%A1%97%E4%B8%8A%E5%9C%8B%E5%AE%B6%E7%9A%84%E9%A1%8F%E8%89%B2#


  許多人說,拯救教育急不容緩,而救教育要由幼兒做起。

  為白紙上色,總比將一張黑紙漂白容易,於是,教育局上周公佈,中小學、幼稚園必須每天或每周升掛國旗,並特別為幼稚園提供津貼,協助購買國旗及可移動式旗杆,讓幼稚園可在校舍內升掛國旗及舉行升國旗儀式,幫助幼稚園培養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每校津貼額上限為三千元。

  原來,今日香港大部份幼稚園連國旗、旗杆都沒有,還談甚麼國民教育?

  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教育都不會像香港那樣,從小到大都刻意洗掉了國家觀念。舉個例,每個民族的孩子最早接觸自己國土故事的,是兒歌。但大家不妨看看,香港孩子在學校唱的兒歌是甚麼?唸教會學校的,音樂課教的主要是聖詩;一般官津校,音樂書少不了以下這些曲目:日本兒歌《Sukura》(櫻花)、西方童謠《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The Sound of Music~Do-Re-Mi》、《Donna Donna》……

  香港是國際大都會,學些外國童謠、英文民歌絕對沒問題,但作為孩子最基礎的國家觀及民族觀建構階段,不是應該先注入自己的色彩,寫上自己國土的故事,打好基礎,才學習別國精髓嗎?你認為美國的初小音樂課,會教中國的《茉莉花》嗎?一班小孩子唱着「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送別歌》,會是多美麗的畫面,國民教育,不止是一面國旗,靈魂改造的工程,路漫漫啊!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89#
發表於 21-8-31 00:56 |只看該作者
民主是,53個人說了算(2021年8月30日)

http://www.etnet.com.hk/mobile/tc/lifestyle/internationalaffairs/watwingyin/73870

我覺得,建制派還是厚道的。如果,今天搬龍門的是教育局、是民建聯,我相信,坊間網上已有一千幅嘲笑造圖、一百條恥笑視頻傳通街了。不過,我還是期待有人會把教協幾十年來的惡行剪輯,儆醒大眾、記入史冊。


今天,急於解散的教協製造了一次健力士創舉:在香港踢足球,龍門卻搬了去西伯利亞。

教協會章規定:要解散組織,必須有全體合格會員三分之二或以上同意,即是說,現有超過95000會員的教協,必須有逾63000會員表決贊成,才可解散。

難度太高,教協眾人急著分錢逃亡,於是民主的領導人,決定用獨裁的方法。

8月28日,教協找來140個會員來做舉手機器,大比數通過修改會章,把解散教協的規定修訂為:「出席合格會員代表三分之二或以上同意,就可宣布解散」。由於會員大會有效的出席人數為80人,80人的三分二,即是說,多過53人同意,就可解散教協。

大家看清這個搬去西伯利亞的龍門沒有?隨隨便便開個會,隨隨便便舉舉手,隨隨便便改個例,隨隨便便做條數,就把原有要63000會員投票通過的決定,一下子改成53人表決就可以,民主喎,講就天下無敵。

還記得,2019年4月,因為逃犯條例的爭議,立法會混亂不堪,主持會議的涂謹申有心阻撓,內會總是選不到主席,於是,建制派議員要求修改《議事規則》,建議取消由最資深議員(當時是涂謹申)主持會議。

此建議一提出,前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立即撲出來大罵,說這樣做是搬龍門,不符合法治精神。


大家看到那種黃絲典型的雙重標準嗎?人家建制議員只是建議改一下主持的選拔方法,就已經罪大惡極到破壞法治。今天,教協把投票人數由6萬3降至53,同一個葉建源卻可以面不紅耳不熱地認為這就是民主。

9萬5會員的話語權呢?這決定不是搞不搞培訓班、賣不賣月餅,而是解散教協,這麼重要這麼影響深遠的決定,53個人說了算?9萬5人全無發言權?這是哪門子的民主?

每人寄張投票意向書、或者直接在網上投票表達意向不可以嗎?泛民初選60萬人投票都搞得掂,讓區區9萬5人全部表個態有多難?我想,教協不是怕做不到,而是怕得不到他們想要的解散結果。

做戲要做全套,一個以「民主」起家的組織,最後竟然選擇以最獨裁的方式冚旗,由53人決定9萬5人的命運,多難看呢!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90#
發表於 21-8-31 01:00 |只看該作者
1362個在利物浦失蹤的中國男人(2021年8月27日)


https://www.speakout.hk/%E6%9C%89%E8%81%B2%E5%B0%88%E6%AC%84/75259/-%E7%9F%AD%E7%89%87-%E6%9C%89%E8%81%B2%E5%B0%88%E6%AC%84-%E5%B1%88%E7%A9%8E%E5%A6%8D-1362%E5%80%8B%E5%9C%A8%E5%88%A9%E7%89%A9%E6%B5%A6%E5%A4%B1%E8%B9%A4%E7%9A%84%E4%B8%AD%E5%9C%8B%E7%94%B7%E4%BA%BA

近日看另一個角度的阿富汗新聞,說美軍及西方各國除了努力撤僑,帶同一些曾受僱他們工作的阿富汗人,如翻譯,離開這紛亂國家。營造一個大難臨頭,西方人絕不會各自飛的畫面。

如果,實情真是這樣,就不會出現軍機上有活人甩出半空的場面。

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否有義氣?最好先翻翻她的歷史。兩個月前《南華早報》刊登了一段歷史故事 “Shanghaied in Liverpool”,揭開了1945年英國人一次秘密驅逐行動。你猜西方人遇上沉船,會最先拋誰落海?

1945年冬天,1362名居住在英國的中國男人忽然失蹤了,他們當中,有的是爸爸,有的是丈夫,這些男人莫名其妙地拋妻棄子,令他們的家庭大受打擊。

其中一個叫Yvonne女子,今年75歲了,她一出生就沒了爸爸,只知道,父親是個生於上海的中國人,是船舶工程師。

媽媽不願多談,因為她怨恨丈夫不辭而別遺棄了母女。想像那個保守年代,一個未婚懷孕的女子拖著個中英混血孩子,在白人至上的社會,大家都視她為搭上中國水手的妓女般歧視。

其實,Yvonne的媽媽來自富裕的天主教家庭,在利物浦跟一位中國工程師偶遇,墮入愛河,懷了孩子,兩人仍沉醉在愛河中,忽然有日,男人不見了。

Yvonne連爸爸一張照片都沒有,但她卻對這失蹤父親耿耿於懷。

2002年有日,Yvonne因感冒沒上班,躺在床上聽BBC廣播節目,收音機正播放一位英國退休海員尋找生父的故事,這海員說,他父親是個上海人,1946年失蹤於利物浦。

Yvonne一聽直如五雷轟頂,上海爸爸?利物浦?忽然失蹤?情節何其類同。那海員查證後發現,原來他的中國父親在二戰立下赫赫功勳,但最後卻被驅逐出境。

因為這故事,令Yvonne此後的20年,一直與丈夫致力找尋當年失蹤的華人海員及其家屬,並在2019年寫成《海龍:利物浦和她的中國海員》一書。

原來,這1362名中國海員,都是二戰時英國從上海、新加坡、香港招來的經驗海員及工程師,他們在戰事中負責協助商船,從美國運送軍火和食品到英國作補給,他們都是冒生命危險幫助英國的中國人,有的更在途中被潛艇或戰機擊沉而喪生,戰後,他們大都留在英國結婚生子。

然而,戰事結束後,一場秘密會議於1945年10月19日在倫敦悄悄舉行。與會者包括英國內政部、外交部、戰爭運輸部、利物浦警方和移民監察局,會後頒布一份代號為「HO/213/926」的秘密檔案,此檔案寫明不用經上、下議院討論,也不能向媒體透露或向公眾承認,檔案正式名稱是《強制遣返不受歡迎的華人海員》(Compulsory repatriation of undesirable Chinese seamen)。

於是,從1945年12月直到整個1946年間,利物浦警方和移民局便與航運公司合作,強行圍捕這些華人海員,把他們直接抓上商船驅逐出境。

當中包括一名譯名Poon Lim的華人海員,他在南大西洋的一艘商船工作時,曾遭遇U型潛艇魚雷擊沉,Poon Lim一個人在小木筏漂流了133天,他的奇蹟生還故事,更被寫進1944年的英國政府宣傳片《戰時英國的華人》(The Chinese in Wartime Britain),當時這條宣傳片還說:「華人海員與英國海員並肩作戰,參與了海軍史上最偉大的戰役。」

不過,打完齋,和尚當然要被踢走,而且還是無聲無息地就地驅逐,連跟家人道別的機會都沒有。許多華人海員的英國妻子,直至去世都不知道丈夫失蹤的真相,幾十年後,文件解密,好些海員子女翻查真相,才發現這段不光彩歷史。

當然,這些醜事,大家都不會傳揚,一場阿富汗撤僑,大家又再繼續迷信西方的偽善了。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91#
發表於 21-8-31 01:03 |只看該作者
好嘅唔靈醜嘅靈
(2021年8月30日)
https://www.speakout.hk/%E6%9C%89%E8%81%B2%E5%B0%88%E6%AC%84/75339/-%E7%9F%AD%E7%89%87-%E6%9C%89%E8%81%B2%E5%B0%88%E6%AC%84-%E5%B1%88%E7%A9%8E%E5%A6%8D-%E5%A5%BD%E5%98%85%E5%94%94%E9%9D%88%E9%86%9C%E5%98%85%E9%9D%88#selected

一語成讖。

反對派說:他們目的是攬炒,果然,今日通通一鑊熟,民陣、教協、香港眾志、杏林覺醒、新公務員工會等一個接一個執笠解散。

去年4月,戴耀廷提出「攬炒十步曲」,更揚言:「走到第十步時,我們已攬着中共一起跳出懸崖」,言下之意,是要跟國家同歸於盡。

他們實在太看輕對手了,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從屍首中爬出來的族群,他們經歷了多少苦難多少犧牲才走到今天,憑你們這班跳樑小丑就想把國家打垮?反對派真是想多了,你們連同歸於盡都不配。

當日,戴耀廷的「攬炒十步曲」宣言最尾引述了所謂的「抗爭名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里的歌詞說:「Is there a world you long to see?Then join in the fight , that will give you the right to be free!」(你想見到一個新的世界?來吧!一起抗爭,為自由而戰!)

這首歌,他們由佔中唱到黑暴,視之為「抗爭之歌」,但我每次一聽到就想笑,這就是典型的黃絲腦袋,人云亦云,人唱亦唱,從不深究背景內容,好聽、講英文、講革命、型,那就做主題曲啦!從此,集會時播、示威時播、死守時更要播,老實說,絕大部份跟著哼的人根本就只會唱頭四句。

其實,這是首就義歌,是西方歌劇《孤星淚》《Les Misérables》內一首名曲,一班年輕人密謀革命前盡舒豪情壯志,唱下此歌,翌日,這班革命者全部死於槍炮下。

歌劇最後一幕,全體演員再唱此歌,如同招魂曲,死去的年輕臉孔一個一個重現幕前,讓人動容。

反對派的文宣說,這是歌頌法國大革命的名曲,實情是,《孤星淚》講述的,是法國大革命後發生在巴黎街頭的一場浴血戰「六月暴動」,那是歷史上非常小且快速被鎮壓的一場騷亂,如果不是名作家雨果將之寫成小說《悲慘世界》,這場暴動早就淹沒在歷史洪流中。

後來,《悲慘世界》被改編成歌劇,在英國倫敦皇后劇院公演了17年,我看過3遍,非常精彩,我建議那些逃難到英國的黑暴黃絲去看看,看完,就明白為什麼自己會淪落彼邦。

有些忌諱,唔到你唔信。人家出征,你會贈詩「古來白骨無人收」嗎?人家婚禮,你會唱《分飛燕》嗎?反對派大張旗鼓說造反的目的是「攬炒」、是「跳崖」,揀的主題曲是一夜就全軍覆沒的革命,下場全中,實在怪不得人。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92#
發表於 21-8-31 20:26 |只看該作者
買餸買了一個月(2021年8月31日)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398/20210831/943994/%E5%B0%88%E6%AC%84-%E4%BA%BA%E7%94%9F%E9%A6%AC%E6%8B%89%E6%9D%BE-%E8%B2%B7%E9%A4%B8%E8%B2%B7%E4%BA%86%E4%B8%80%E5%80%8B%E6%9C%88



  昨天一班資深傳媒人搞了個講座,請來剛從東京並完成檢疫隔離回來的奧運代表團團長貝鈞奇,分享奧運的所見所聞所感,當中最觸動我的,是貝團長一句話:最難得、最要感謝的,是肯讓孩子當全職運動員的父母。他特別提到跳馬王子石偉雄的崎嶇路,於是我回去趕忙翻查石仔的故事看看。

  來自一個平凡家庭的石偉雄,五歲就開始倒立,常常以雙手走路,連逛商場都喜歡雙腳朝天以手代步。一次偶然機會看到電視播放體操比賽,一看迷上,跟媽媽說,要學體操。

  上了一輪初學班,石仔潛能盡現,石媽媽在親友安排下,決定送兒子到廣州市體操隊參加暑期訓練。

  那天,石媽媽跟石仔說:「我帶你去買餸。」石仔覺奇怪,怎麼買餸要搭幾小時火車?原來,媽媽怕石仔不願去,故意騙他,到廣州練習場後跟石仔說:媽媽買完餸回來接你!結果,這餐餸,足足買了一個月。

  在虎媽的栽培下,石仔九歲已進港隊,教練看出此子前途無限,決定送他到全國最厲害的體操訓練地湖南集訓一年。

  一個月虎媽捨得,但一年實在太長了。十三歲就要離家隻身赴湖南,貝鈞奇說,他當年都有份做說客,說服石媽媽放手讓兒子停學一年,進湖南體校。

  每天六時起牀、九時睡覺,除了兩頓飯,生活就是體操、體操和體操。因為吃不慣湖南菜餚,於是一個十三歲孩子,自己做菜、自己洗衫,石媽媽心痛,但她知道,運動是不吃苦不會有好成績,選了這條路,就要咬着牙關走下去。

  之後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了,雖然這次東奧跟獎牌緣慳,但其實石仔已連續拿了兩屇亞運跳馬金牌、二○一九年更連奪得克羅地亞及斯洛文尼亞兩站體操世界盃冠軍,這樣的輝煌戰績,已是香港奇跡,石偉雄,已是寫進香港體育史上一個重要名字。

屈穎妍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93#
發表於 21-9-3 01:30 |只看該作者
忍辱是一種超能力(2021年9月1日)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9/2021/0901/626692.html

早前我到警隊的內部電視台接受訪談,主持人問了一個問題:「你覺得這幾年香港警察幹得如何?」

我說:「2019黑暴前,香港警察是亞洲最佳;2019黑暴後,香港警察已成為世界最佳了!」

不是客套話,更非恭維語,而是衷心直說。厲害,是因為香港警察戰勝了顏色革命。

環顧當今世上,哪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警隊可以不奪命而戰勝顏色革命?遠的不說,近如今年2月緬甸的反軍政府示威,他們一樣是以「公民抗命」為革命幌子,但幾個月下來,示威者已死了過千人。至於烏克蘭的顏色革命,警察向暴徒下跪的畫面,更令烏克蘭執法者成為世界笑柄。

上星期,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公開表示,2019年發生的黑暴事件,並非單純年輕人出來發聲,而是有主腦人物想危害國家安全,隨着黑暴案件陸續審訊,更多案情將會透過庭上作供暴露出來,到時大家就能看清2019年黑暴的來龍去脈,看到這是有組織類似顏色革命的犯罪行為。

局長說話謹慎,說它「類似顏色革命」,我就毫不客氣,認為那徹頭徹尾是顏色革命,不過是史上少有一場失敗的顏色革命。

重看2019年黑暴那些蒙面人、汽油彈、火光熊熊的打砸燒畫面,放諸世界任何一個執法者眼底,都足以亂槍掃射鎮壓。

唯獨香港警察,對這些刀、箭、棍、火,用廣東話形容比較貼切:全部「硬食」,除了遇着生命危險時開過不致命的幾槍,香港警察面對暴徒那種克制,簡直達至人類極限。

黑暴至今,逾3000名警察及家屬被起底、超過600名警員鎮暴時受傷,兩年後的今天,仍有兩名重傷警員在治療中未能歸隊,有好多犧牲、好多傷口,更是大家看不見、統計數字顯示不出來的。

香港警察以血肉長城戰勝顏色革命,為免大量傷亡激化暴亂,寧願忍辱負重,盡量不出手,只堅持死守,大家這才發現,原來忍辱也是一種力量、一種能耐。畢竟暴徒裏不少是撞了邪、中了咒的年輕人,亂槍掃射簡單,但帶來的仇怨只會更大更難解。

如今圖畫漸清晰,年輕人及被愚弄者總會有人猛然醒覺,他們今天能迷途知返,全靠當日執法者沒趕盡殺絕。試想想,命都沒了,還有回頭的機會嗎?

防守,是最困難的攻擊,由2019年忍辱負重,到今天負重前行,香港警察不單戰勝顏色革命,還把幕後主腦一一揪出,送上法庭,體現了真正的法治,如果這都不算「世界最佳」,告訴我,誰算?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94#
發表於 21-9-3 01:34 |只看該作者
我們的政策叫運氣(2021年9月1日)

https://www.speakout.hk/%E6%9C%89%E8%81%B2%E5%B0%88%E6%AC%84/75415/-%E7%9F%AD%E7%89%87-%E6%9C%89%E8%81%B2%E5%B0%88%E6%AC%84-%E5%B1%88%E7%A9%8E%E5%A6%8D-%E6%88%91%E5%80%91%E7%9A%84%E6%94%BF%E7%AD%96%E5%8F%AB%E9%81%8B%E6%B0%A3#selected

隔一段日子,就會有人問:「香港跟內地到底幾時可以通關?」

去年疫情初期,有人說,要通關,大概等到年底。一年過去,今年年頭,又有人說年底,說的已是第二個年底了,說著說著,時間又過了一大半,這幾天,再有人傳出通關期將在明年三月。

為什麼是三月?拋出這日子的人大概看到三月會發生兩件事:一是內地開兩會,一是香港選特首。

無論年底還是三月,我覺得大家是在瞎猜,阿爺只要問一個簡單問題,我們就露了底:請問香港官員,你們現在是以什麼防疫政策保障清零及追蹤個案?

答案是:運氣。

早陣子有個國泰機場貴賓室服務員確診,她居住的東涌有很多她出沒過的地方,都成了強檢區域,譬如東涌最大商場東薈城。

我有朋友住在該區,看到管理處貼著告示,說某日某時去過東薈城的人要去強檢,朋友是個守法順民,看到通告,趕忙四處廣傳叫街坊去做檢測。

朋友說:「結果,除了我,無人去驗。」因為在香港進入商場、街市根本不必掃安心出行,沒人證明你去過,亦無人知道誰去過,強什麼檢?

別看到幾則食客沒掃碼被罰五千元的報道,再加上一段日子清零,就以為抗疫成功。香港只是好命,看那形同虛設的安心出行、看一個個仍寫紙仔填假資料的食客,香港至今沒爆大鑊,好彩而已,彩數可以當政策?你去跟內地各省各市一個個因抗疫不力被砍落的人頭解釋去!

所以說,香港清零,一直只是靠運氣,和香港人肯乖乖戴口罩,而不是靠什麼英明神武的防疫政策。

相反,內地防疫不會豁免、沒有例外、更不靠運氣,他們用的是很科學的「健康碼」,全民出入任何地方都要掃碼,你曾經到過的地方出現確診,你的「健康碼」會自動轉為紅色,沒得隱瞞、不能漏報、更不怕忘記行踪,因為人工智能會幫你記住,「健康碼」一轉紅,你就哪裡都去不了。科技之下,病毒鏈無所遁形,那些清零數字,沒半點運氣成份。

然後,回頭想想,如此嚴謹的防控地,會打開門跟一個只靠彩數抗疫的香港對接嗎?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95#
發表於 21-9-4 21:19 |只看該作者
毀了一代男人(2021年9月3日)


https://www.speakout.hk/%E6%B8%AF%E4%BA%BA%E5%8D%9A%E8%A9%95/75507/-%E7%8D%A8%E5%AE%B6%E6%96%87%E7%AB%A0-%E6%AF%80%E4%BA%86%E4%B8%80%E4%BB%A3%E7%94%B7%E4%BA%BA#selected

最近,國家很多關於文化、教育的禁令出台,年輕人說:什麼都要管,自由都沒了!

從前,我都說過這樣的話,好多年前到內地工作,一上不到Google,我都會抱怨。

現在當然明白了,尤其這些年香港成為謠言的主角,太子站死人的謊言都已被妖化成圖騰,豎立在倫敦大街上,我們才恍然大悟,當日國家擋住美國網絡侵入的決定,原來是多麼明智而有遠見。

所以,當看到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最近發出一個通告:「堅決杜絕『娘炮』等畸形審美」時,我舉腳支持。

這些年,看到日、韓、內地、台灣的娛樂圈,充斥濃妝抹艷、撒嬌賣萌、雌雄難辨的男藝人,這種被稱為「娘炮」的現象,實在慘不忍睹。

無論從人類歷史還是生物角度,男人陽剛,該是千古不變的定律。然而,今天的娛樂圈,男星卻吹捧「顏值」,內地的選秀節目,充斥著抹厚粉、畫眼線、塗口紅、衣著女性化、舉著蘭花手、戴變色隱形眼鏡的男藝人。

看過一小鮮肉直播,途中弄傷了指頭,小鮮肉哇哇慘叫,結果由五、六個助手攙扶上救護車。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娘則國倒,如果一個國家的男兒漢,都變了弄傷指頭就躺醫院的娘娘腔,這國家還有未來嗎?

有人說,這是世界潮流,世界變了,許多地方都有娘炮的男偶像。

真的是這樣嗎?大家不妨看看,近幾十年興起的「娘炮文化」繁榮地,只集中在東亞,包括日本、韓國、泰國、內地、香港和台灣,反而美國的男性形象,卻繼續以救世英雄為主,如近年荷里活最紅的巨石強森(Dwayne Douglas Johnson),他的賣點,就是手臂粗過你大腿、一個打倒幾十個。而西方的英雄繼續是超人、蜘蛛俠、美國隊長,他們的主流男性形象,從來都是陽光的、救世界的,絕不陰柔,更不娘腔。

為什麼東西方對男性的審美觀忽然如此南轅北轍?那就要從二戰後講起……

二戰時期的日本印象,是大男人、武士道、切腹、敢死隊,非常陽剛。日本人尚武、好戰、手段殘忍,全世界都領略過。一個小國竟然有跟世界大國對壘的戰鬥力,於是二戰結束後,美國為防日本再次崛起,決定透過一連串文化改造,毀掉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此乃兵法中最厲害的一招:不戰而屈人之兵。

1962年,一個出生於洛杉磯、長期在美軍及領事館當翻譯的日裔美國人傑尼斯.喜多川(Johnny H. Kitagawa)來到大阪,開了一間經紀人公司「傑尼斯事務所」,捧紅幾代明星藝人。由最早期的西城秀樹、澤田研二、近藤真彥,到後來的木村拓哉、香取慎吾,及較近期的瀧澤秀明、男團組合Snow Man等等,事務所已成日本偶像工廠,而喜多川亦成為日本娛樂教父,透過歌影視文化,直接影響日本幾代人的審美觀和娛樂取向。從此,「高倉健」式的男性粗獷形象,在日本娛樂圈不復再現。

再加上性文化、動漫文化,不僅鼓吹美少年,更吹捧男扮女裝、性別模糊的畸型審美觀,出現了塗指甲、化妝、穿高跟鞋甚至穿男士胸圍的「偽娘」,日本這個東亞最典型的男權社會,就這樣被徹底娘化了。

然後,這種美男子風氣吹到韓國,再發揚光大,之後娘炮風燒到台灣、內地。大家追捧娘風、打壓雄風,西方的巨石強森一個打十個就是美國英雄,吳京的「戰狼」一個打十個就叫誇張失實。

其實,戰爭不一定是動槍炮的,正如當年英國人靠賣鴉片,把中國一代男人毀了。今日,美國透過娘炮文化,把東亞病夫都召回來了。

看完美艷小鮮肉背後的真相,能不為我們下一代捏把汗?能不為國家的當機立斷激動鼓掌?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96#
發表於 21-9-6 07:44 |只看該作者
土法檢測(2021年9月5日)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9/2021/0905/628227.html

IQ題:一名港人從廣東省返港,根據「回港易」計劃,不用檢疫隔離,但必須在抵港第3天、第5天、第9天、第12天、第16天及第19天進行新冠病毒檢測,請問,該如何以最快捷便利而又準時的方法為此入境者安排那六次檢測?

我以為的答案是:
入境時派六個核酸檢測包,貼上需要檢測的日子,請入境者在指定日期把深喉唾液交到最就近的公營診所或地鐵站收集。

雖然不是最好方法,但香港沒有人工智能監察,只能如此土法檢疫。

但實情是……

朋友從港珠澳大橋入境時見到有個牌,上面貼着一張A4紙,紙上印着入境日期及之後第3天、第5天、第9天……等六個日期,然後,就什麼都沒有了。

告示牌後面遠處坐着幾個關員,朋友大聲叫喊問:「哪裏取檢測樽仔?」對方也大聲叫喊回答:「你自己去診所或郵局拿!」過程非常土炮。

朋友唯有上衞生署網站細看,原來所有回港易入境者要自己到全港121間郵政局、47間公營診所或20個港鐵站排隊領取核酸檢測包及交回樣本瓶,又或直接到社區檢測中心檢測。至於不懂上網的老人家,就不知如何知悉這些詳情了。

第3日,朋友依規定去診所取樽,跑了兩間診所都派完,再跑到郵局,慶幸拿到一個,咦,不是六個嗎?要做六次檢測喎?對方說:每人每次只可取一個。

天呀,即是說,要跑六次,不,一次取樽一次交樽,應該是跑12次。設計這些政策的人,到底有沒有想過老人家?有沒有想過擾民?

故事未完,第5日,又要去取檢測包了,早上去派完,下午再去都派完,朋友上網查看,原來每間郵局只得50-60個檢測包,派完即止,即是說,大家要鬥早來搶樽。朋友9點返工,診所9點開門,請問之後那幾次檢測的樽仔,如何搶?

那天,朋友四處撲空,未能在定時日子做到檢測,她心生疙瘩:沒按規定交樣本,會拘捕我嗎?

我反而問:這個系統根本是自願自律性質,沒人監察,如何擔保人人跟從?或者記得跟從?

另一朋友也有相同遭遇,他在上水賽馬會診所門口排長龍取樽,那天早上時晴時雨,長龍裏有不少長者,朋友說,老人家怎堪這六次折騰?

真不明白,一項簡單操作,都可以變成勞民擾民的怨氣,還是那句:到底官員心裏有沒有人民?


伯爵府

積分: 15894


797#
發表於 21-9-6 10:30 |只看該作者
ASUS_JT 發表於 21-9-6 07:44
土法檢測(2021年9月5日)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9/2021/0905/628227.html

看過第一、二集的「無窮之路」,感受到祖國真的是為人民而服務。
再看看自己身處的香港, 只係一河之隔, 這個政府每天在做什麼?!
民生問題不斷被一班黃官用政治綑綁!


補充內容 (21-9-6 10:30):
多謝分享!

點評

emilypyhui    發表於 21-9-6 20:53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98#
發表於 21-9-6 11:18 |只看該作者
janice_cat 發表於 21-9-6 10:30
看過第一、二集的「無窮之路」,感受到祖國真的是為人民而服務。
再看看自己身處的香港, 只係一河之隔, 這 ...

捱多幾個月,希望有轉機


伯爵府

積分: 18112


799#
發表於 21-9-7 10:43 |只看該作者
30年後,香港有幾多個鄒幸彤?(2021年9月6日)

https://www.speakout.hk/%E6%9C%89%E8%81%B2%E5%B0%88%E6%AC%84/75590/-%E7%9F%AD%E7%89%87-%E6%9C%89%E8%81%B2%E5%B0%88%E6%AC%84-%E5%B1%88%E7%A9%8E%E5%A6%8D-30%E5%B9%B4%E5%BE%8C-%E9%A6%99%E6%B8%AF%E9%82%84%E6%9C%83%E6%9C%89%E5%B9%BE%E5%A4%9A%E5%80%8B%E9%84%92%E5%B9%B8%E5%BD%A4-#selected

https://youtu.be/JKO2seGBddY





伯爵府

積分: 18112


800#
發表於 21-9-7 10:47 |只看該作者
監獄戰線(2021年9月7日)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398/20210907/945316/%E5%B0%88%E6%AC%84-%E4%BA%BA%E7%94%9F%E9%A6%AC%E6%8B%89%E6%9D%BE-%E7%9B%A3%E7%8D%84%E6%88%B0%E7%B7%9A



從前,每年九月,何韻詩都會去印度達蘭薩拉聽達賴喇嘛講經,學習佛法。她曾這樣描述:在不太能收到wifi訊號的喜馬拉雅山上,內心都慢下來、靜下來。

但在二〇一九年九月,何韻詩在臉書寫道:「一年一度的靈修之旅因為死人政府而泡湯」,她決定留守香港。

如果大家仍記得,黃之鋒好喜歡把他們反對派分成三個戰線:議會戰線、國際戰線和街頭戰線。有潛質在立法會區議會搶位的,就打議會戰線;沒太多技能、一味夠膽肯衝的,就打街頭戰線;英文好、地位高、有身份的,就打國際戰線。

黑暴那年,何韻詩接受新加坡網媒《端傳媒》訪問,直認自己的角色跟佔中時已有所不同,這次「走得更前」、「走在另一條至關重要的國際戰線上」,她形容自己像導體或者像接線生,連通內外。所以,在黑暴那幾個月,何韻詩已四出演講、接受外媒訪問和參與聽證會,包括美國、澳洲、英國、挪威、台灣等。

其實在黑暴發生前的五月,何韻詩已在國際人權會議直接表明「我們不是中國人,也不是英國人,我們是香港人」。其後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例會提出要將中國從人權理事會除名。九月,何韻詩跟黃之鋒等人到美國出席聽證會並謁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提出國際必須介入香港事務,何韻詩說:「香港若倒下,就會成為中國向外推廣極權的跳板。」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何韻詩不但支持以攬炒為目標的違法初選,還擔任黑暴612基金信託人。

一個歌手,不但踏過界走進政治黑洞,更踩出國際公然賣國,今次不獲藝術中心租借場地搞演唱會實屬小事,我相信,何韻詩這次另闢新徑,從前的九月,她會找達賴喇嘛靈修,今年九月,她極大可能步上監獄戰線,跟她的戰友黃之鋒、黎智英成為同囚手足。


首頁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