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choyki 於 25-10-14 14:58 編輯
mandy952 發表於 25-9-17 07:36 
基金,保險獨立分開,產品複雜化嘅原因就係揾你笨
基金的設計原意是「簡單」——只是買入時收認購費,其餘費用便反映在基金價格上,不像股票般有多種收費。
投資相連保險用保單來買基金則是將原本簡單的變成複雜——當中的基金部份仍是簡單的,然而保險層面則有多種收費。但奈何法例規定保險公司只能賣有保險成份的產品,至少 1% 保險成份也可,但 0% 保險成份則不可。保險公司便設計出複雜的投資相連保險來,怎知又那麼多人肯買。投資相連保險可能在外國是有可取之處,可能在外國可減輕稅務負擔,外國的稅制較複雜。但香港的稅制簡單,投資相連保險在香港並沒有可取之處。
強積金有點像投資相連保險,但強積金沒有保險成份,也就沒有保險層面的收費。但限制 65 歲才可提取這點便與投資相連保險的有年期相似。不過只是強制性、有稅務優惠的部份才有這限制,沒有稅務優惠的自願性部份則跟基金一樣,可隨時提取。
基金本來只在一級市場買賣——直接(或經中介——銀行、獨立理財顧問公司)向基金公司買,賣也直接賣給基金公司。但這樣便需要宣傳,要有中介代理,否則知的人不多,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不喜歡買賣時不知價格是多少。於是便有將基金上市,放在二級市埸(交易所)買賣的交易所買賣基金,由買賣雙方議價成交,買貴了或賣平了也與基金公司無關。但這樣又將原本簡單變為複雜——買賣時有佣金(或平台費)及各項費用,派息時又有代收股息手續費。
中銀的月供股票(及交易所買賣基金)是模仿基金的「簡單」(好像其他銀行也是,但證券行則好像不是)——月供時只收取一個手續費,派息時不收費,但賣出時好像又跟一般賣出股票的收費一樣,而基金賣出時則並不收費。此外,月供股票金額其實是月月不同的,因為最少必須是一股,而基金則可以 0.001 個基金單位,所以月月供款金額是相同的。即中銀的月供股票(及交易所買賣基金)只模仿了基金的部份而並不是全部。
我做月供股票系統。 講笑。 不是。
我做證券,認識做月供股票系統的人。 也是講笑。 不是。
向證券公司推銷月供股票系統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