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尾頁
   14


子爵府

積分: 10780


101#
發表於 12-10-17 22:5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果皮愈來愈貴, 今年自己曬果皮....

阿媽尋日掉左兩箱果肉,我覺得好side




子爵府

積分: 14775


102#
發表於 12-10-17 23:04 |只看該作者
近十年來,很多江門地區的市民反映現時曬的陣皮質量不及以前,問是不是變了種呢? 其實種質沒變,只不過是近這些年來市民購不到正宗原產地的新會柑, 而誤購劣質的假冒新會柑之故。
上世紀90年代初,由於遭受黃龍病打擊等原因,寵大的新會柑(陳皮)產業幾乎全軍覆沒, 14萬畝新會柑驟減到只有700多畝,在這種情況下, 能在市面上購買到正宗原產地新會柑的機會幾乎為零。 直到2000-2003年在柑農們努力下和姓黃的新會藉香港商人在2002年出資補貼 柑苗的幫助下才慢慢恢復到目前的5千畝左右,現時全部樹投產,每年總產1萬噸左右, 除去每年10月大量柑青出口到香港和柑農自用曬皮外, 流入市面上的新會柑大約0.5萬噸左右,而當地每年集散的外地柑桔超過20萬噸。
由於原產地新會柑皮靚、質優、價高、量少,在利益驅使下,大量的假冒、 偽劣的柑桔都披上“正宗新會柑”“正宗新會大紅柑”的名義銷售。 魚目混珠使新會柑的聲譽受到嚴重的的衝擊,並直接損害了廣大消費者和新會柑農的利益。 這些假冒新會柑儼然成了新會柑市場的主角。
所幸,近兩年來廣大市民分辯能力提高了很多。 在眾多的各種各樣的冒牌柑中,市民最易誤購的是龍門和廣西等地方的較為相似, 數量亦最多。 下面將其詳細作比較:
原產地新會柑 假冒新會柑
體形 較大 較小
色譯 帶青、有疤 顏色鮮豔
油點 特大 較少
果肉甜度 酸甜 很甜
果皮味覺 香味濃郁 香味普通
果皮韌度 皮韌 皮脆、易折斷
原產地新會柑:果大果肉酸皮韌皮帶青
假冒新會柑:果細顏色艷 肉甜皮易斷



子爵府

積分: 14775


103#
發表於 12-10-17 23:06 |只看該作者
自製新會陳皮

歷來正品新會柑和新會皮是新會傳統的著名特產,在國內、外有廣闊的市場,新會柑的特點是皮肉兼用,皮比肉貴,核心價值在於皮。其在新會栽植,獨特的生態環境與農業造就其有卓著的藥用、食療、調味的價值。
要製作正宗的新會陳皮,首要條件是選購原產地產區生產的正品新會柑(否則製作的陳皮沒有什麼香味、吃起來苦澀痺口,有不如無,毫無調味價值)。
制作步?:
1. 清洗鮮果,用毛巾抹乾水。
2. 用小刀刀尖小心把柑皮平均開三瓣,基部相連(不要劃傷柑肉,因為柑汁染到柑皮其質量不佳)
3. 把柑皮小心取出,待稍軟身後才反皮。
4. 利用太陽曬乾或自然風乾。
5. 保存。
a.掛在乾燥通風處即可。
b.農村燒柴煮飯的環境最好,掛在灶尾上即可。
c.沒上述兩種條件的應密封好,隔段時間需拿出來曬一曬。
6. 經過數年的自然陳化後,便成為新會陳皮。


男爵府

積分: 6127


104#
發表於 12-10-17 23:16 |只看該作者

引用:今年入咗12箱,將來仔囡結婚送俾佢地 +

原帖由 yanpig0621 於 12-10-17 發表
今年入咗12箱,將來仔囡結婚送俾佢地
十二箱





子爵府

積分: 11095


105#
發表於 12-10-17 23:18 |只看該作者
丫頭 發表於 12-10-17 23:06
自製新會陳皮

歷來正品新會柑和新會皮是新會傳統的著名特產,在國內、外有廣闊的市場,新會柑的特點是皮 ...

:wave:  :wave:


子爵府

積分: 11095


106#
發表於 12-10-17 23:20 |只看該作者
慢吞吞E 發表於 12-10-17 23:16
十二箱
我朋友話到我老咗又重病之時, 啲果皮就可以"救命"
:wave:  :wave:


子爵府

積分: 14775


107#
發表於 12-10-17 23:23 |只看該作者
我係新會人,我有3大箱正宗新會柑皮都是媽媽返鄉下時托那邊的親戚買的. 鄉下親戚話現時她們自己本地人也比較難買到正宗靚貨因為僧多粥少,要識'隆'路先可以買到正宗新會柑皮. 媽媽說大部份街市所賣的都是由其他地方出產的柑皮,並不是正宗新會果皮,只是掛羊頭賣狗肉,皆因一般市民唔會識分別.

點評

殷!!  始終都是媽媽好~~  發表於 12-10-17 23:53


別墅

積分: 739


108#
發表於 12-10-17 23:5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果皮愈來愈貴, 今年自己曬果皮....

好主意




子爵府

積分: 11988


109#
發表於 12-10-18 01:15 |只看該作者

首頁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