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動向

跳至

首頁
56789...21

尾頁
   0


大宅

積分: 2909


121#
發表於 08-3-14 22:36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bigballball 於 08-3-14 22:13 發表


全港2手樓供應量最少有幾十萬個, 依家只係賣家求買家接貨既開始, 只要有錢係自己手上, 大把優質平貨選擇.


現時空置單位只有約5萬伙, 何來幾十萬個? 真的吹水唔抺嘴.


就算明天開始大跌, 你已經估錯了幾個月喇. 敗兵之將, 何足言勇?



男爵府

積分: 6870


122#
發表於 08-3-14 23:06 |只看該作者
咁多間大行分析及報告 , 講真 , 瑞銀真係最好及最準 , 陸東分析及功課做得好好 , 好掂 , 唔係馬後炮果種 , 是講未來半年至一年經濟去向的事 .


複式洋房

積分: 184


123#
發表於 08-3-14 23:12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youma 於 08-3-14 22:36 發表


現時空置單位只有約5萬伙, 何來幾十萬個? 真的吹水唔抺嘴.


就算明天開始大跌, 你已經估錯了幾個月喇. 敗兵之將, 何足言勇?




你識吾識2手樓既定義 ? 你話全香港市場上有幾多係2手樓 ?


男爵府

積分: 6870


124#
發表於 08-3-14 23:13 |只看該作者
咁多間大行分析及報告 , 講真 , 瑞銀真係最好及最準 , 陸東分析及功課做得好好 , 好掂 , 唔係馬後炮果種 , 是講未來半年至一年經濟去向的事 .


男爵府

積分: 7367


125#
發表於 08-3-14 23:39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katrinafu 於 08-3-14 23:13 發表
咁多間大行分析及報告 , 講真 , 瑞銀真係最好及最準 , 陸東分析及功課做得好好 , 好掂 , 唔係馬後炮果種 , 是講未來半年至一年經濟去向的事 .



UBS 太多分析員了, 連佢地自已人都話唔知聽邊個講好. 隔幾日又可以有另一個出來講d完全相反既野, 所以梗有一個講中. 不過作為投資者, 就真係無所適從.

以前佢地個林奮強都講得幾準, 不過後來走左去搞REIT.


男爵府

積分: 7367


126#
發表於 08-3-14 23:47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bigballball 於 08-3-14 23:12 發表


你識吾識2手樓既定義 ? 你話全香港市場上有幾多係2手樓 ?



阿偶像, 你要搞清楚咩係供應量, 雖然全港有130萬個私人物業, 不過呢d私人物業賣左俾人的話都要買返或者租返來使用, 所以唔可以當供應量來睇.

空置率唔可能等於零, 不過今日3.9%既空置率, 可以講係接近歷史上最低既.


侯爵府

積分: 22989


127#
發表於 08-3-14 23:54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bigballball 於 08-3-14 23:12 發表


你識吾識2手樓既定義 ? 你話全香港市場上有幾多係2手樓 ?



2手樓係好多,個個業主諗住賣完樓目訓街.......:lol:

或者賣完樓捱貴租,負按揭利率下幫人供樓....:lol:

嘩!咪好偉大....:lol

傻蛙即是傻蛙....


股票市場就大把蟹貨,傻蛙手持唔少,平賣都冇人接....陰公...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複式洋房

積分: 184


128#
發表於 08-3-15 00:07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MRNT 於 08-3-14 23:47 發表



阿偶像, 你要搞清楚咩係供應量, 雖然全港有130萬個私人物業, 不過呢d私人物業賣左俾人的話都要買返或者租返來使用, 所以唔可以當供應量來睇....


你話香港市場上 2 手樓成交佔總成交量既百分比係幾多 ?
點解130萬個吾可以係可供應市場買賣既 2 手樓呢 ?


侯爵府

積分: 22989


129#
發表於 08-3-15 00:19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bigballball 於 08-3-15 00:07 發表


你話香港市場上 2 手樓成交佔總成交量既百分比係幾多 ?
點解130萬個吾可以係可供應市場買賣既 2 手樓呢 ?



理論上係可以。

不過,根住買家數目又要加番 130 萬,或你可以當佢地賣完樓只會租樓,咁就多 130 萬租客 ,咁樓價可能 $100 呎,租金就 $500 呎.....Great...:lol: :lol: :lol: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侯爵府

積分: 22989


130#
發表於 08-3-15 00:20 |只看該作者
又或 130 萬 x ? 人目訓街....壯觀....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複式洋房

積分: 184


131#
發表於 08-3-15 00:26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Ben2003 於 08-3-15 00:19 發表

理論上係可以。 ...


實際上, 經紀吹水話樓市供應量緊張係假既.


大宅

積分: 2909


132#
發表於 08-3-15 00:36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bigballball 於 08-3-14 23:12 發表


你識吾識2手樓既定義 ? 你話全香港市場上有幾多係2手樓 ?



1.
早知你會這樣說. 請你再看看自己所寫的是[2手樓供應量], 不是[2手樓], 兩者分別非常大!
2.
除非業主賣樓後全部瞓街或移民或迫在一起, 永不再買或租, 否則正佔用的2手樓轉讓後
總體[供應量]怎能大變?

3.
不是人人願意賣自己住緊層樓!唔好係樓都當係供應!
4.
我不知你對[2手樓]的定義是什麼, 但全港單單私樓便有約1百萬間, 不是幾十萬!
5.
我不會排除樓價有一天會跌(任何時候都有不同程度可能性), 但你的理據實在不敢恭維, 而且有錯唔肯認,吹牛唔怕醜. 佩服佩服! byebye早抖!


侯爵府

積分: 22989


133#
發表於 08-3-15 00:40 |只看該作者
我亦是一日比一日更佩服 bigballball....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大宅

積分: 2909


134#
發表於 08-3-15 00:41 |只看該作者
Oop!原來俾你地講左, 我慢了幾十拍.


別墅

積分: 668


135#
發表於 08-3-15 00:45 |只看該作者
但我同意啊偶像所講,供應量確實是130萬個,而需求量是700萬個,加上內地準買家,大概13億零700萬。

根據權威人士稱,現時樓市好友多是高收入人士,或剛從股市賺了一大筆及袋裡有銀者,他們有能力手執幾個單位而不影響生活質素。另外,低收入等草根,就算樓價跌倒1千蚊呎,他們仍看淡樓市,皆因無能力負擔,又不求進取改善生活,終日自吹自擂。


侯爵府

積分: 22989


136#
發表於 08-3-15 00:55 |只看該作者
一則舊聞 31/7/2003,for informtion.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307/31/0731247.htm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午餐會答問全文
*****************   

以下為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今日(七月三十一日)在國際獅子總會港澳303區午餐會上的答問環節全文(只有中文):

問:孫局長,九七年前的樓市狂升令我想到一個小孩子玩的摺紙遊戲,就是一個塔形,我很喜歡把塔尖撕下,把塔尖放在塔底下,就這樣慢慢塔尖就會上升,我現在做一次示範,為甚麼塔尖會上升呢?其實是因為互動關係,我這邊好像是一手市場,另一邊好像是二手市場,再加上第三因素,就是動力。我自己看到的動力,第一,就是用家;第二,是投資者;第三,是炒家。九七年時,「炒」的成分相當高,到了不論價錢,但求入貨的地步,唯恐會落後於人。我不知這個比喻現時是否適用呢?如果政府想樓市健康發展,如何可以改善這種動力,令到用家及投資者可以推動樓市?不要忘記有些人喜歡買黃金、有些人喜歡買股票、有些人喜歡買「磚頭」,以及「磚頭」圍的空間,政府是否可以在這方面想一想,這種動力如何可以再發揮作用?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多謝你的問題。大家都知道現時當然沒有炒家,買家也很少。正如你所說,現時我們如何去恢復市場的活力,很大程度上是信心的問題。因為有很多人對我們說,就是資金並不缺乏,有很多資金放在銀行體系內,我們所面對的主要是信心問題。信心外,當然我們還要考慮和面對的是通縮,通縮對於香港的經濟影響非常大,在樓市方面顯示出如果通縮持續,價格一直萎縮下去,樓價也一樣。如果我今天買了一層樓,明天樓價下跌了,我是否應該持觀望態度暫時不買?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時的情況,其實就是買樓較租樓便宜,但買樓的人士較少,這是我們現時面對的難題。   

我今天與大家談的主要是數據,我今天開宗明義說不會談政策上的問題,因為政策上的問題,我們需要多點時間,稍後我們會有公布。   

今天我想對各位說清楚在看數據時需要如何去看,以及如何理解這些數據。因為現在有很多數據充斥市場,有很多人擔心供應一直源源不絕,當然會衝擊他們的信心,我希望經過我剛才詳細地向各位解釋各方面我們要掌握的情況;我們所考慮的因素是甚麼;我們如何理解那些數字背後所顯示的現象,我希望你們可以看到現時每年開工的樓宇數目一直減少,這個現象因為有時差的問題,要在三數年後才可以反映出來。這些是大家看到的數據,而且是一定會反映出來的,因為起樓不比其他事情,樓宇興建一定要相當時間,就算今天興建,沒有三、四年間是建不成的,何況我剛才解釋過,在土地供應方面現時是非常緊絀,如果你沒有「熟地」,你想找尋都比較難,所以時間是比較長。當然大家如何去理解這些數據,我不會把我那一套強加在各位身上,我想大家聽過我的介紹後會心中有數。   

動力在那裏呢?就是大家對於事情的理解,動力另一來源是我剛才所說的,希望經濟可以慢慢恢復,我們現時開始看到有些端倪,我們當然希望未來幾個月的數據可以繼續支持,若果再過數月仍然向前發展,我覺得我們現時或者是在隧道中已經差不多走到盡頭,開始看到隧道尾的曙光,我們是有希望的。


問:我想問政府土地供應政策,因為土地供應直接影響樓價。多謝。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土地供應方面,在去年十一月時我們也說過,是取捨於市場的需求。所以我們在去年公布房屋政策時說得很清楚,我們以後取消拍賣土地這個政策,我們所有的地都是以勾地的方式,背後的涵義是甚麼呢?我們並不是一定要在甚麼時候把地取出,我們的地是存在的,市場若果需要用地,覺得在該時間樓宇出現短缺的情況,他們需要用地,他們可以向我們申請勾地,所以在這方面的政策是非常清晰的。當然有很多人會問:究竟這個訊息是否清晰呢?我自己覺得市場上也有責任向市民說清楚,因為市場是市場,市場對於供應數目的看法如何呢?若果依照我剛才所說的,那是他們實際的行動,過去數年,興建的新樓宇數目,動工的數目在一路減少,這是他們用行動來告訴我們,他們對於供求問題的看法,如果他們現在表示有這樣的需要,市場的力量可顯示出他們究竟對於供求的情況如何。當然若果他們用這種方式,如果他們入市,正確的看法是他們覺得現時的供應已經少,再過數年後會需要有新樓宇的供應。不過,我覺得這種訊息除了政府要清楚,把實際情況顯示出來,地產商若果能夠用他們本身的言語向各位顯示,或者是更好的。


問:剛才我們看到有個圖表是關於自然空置率,你剛才說自然空置率是百分之四點九,我看圖表可能是你高估了,因為自然空置率對你釐定政策應該會有點影響?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正如我剛才在演辭中說得很清楚,這是我們的整體空置率,這個空置率是我們數出來的,正如我剛才說,有些單位正待出售,是有業主的,只是在等候出售;有些是等待出租的。所以這個空置並不表示沒有業主的,已經有人買了,所以數字比較自然空置率大。至於自然空置率我沒有顯示出來,我剛才也說過,自然空置率是有學者經過長期的研究,如果你看過我的演辭,我們的附註說明那幾位學者,他們在那裡作出這樣的估計。他們是有一個深入的研究,他們有一套方程式計算出來。所以我說我們不可以只看空置率,因為在市場本身的效率問題,在任何時間都會有空置率存在,所以我說你一定要剔除這些。剛才我說的數字有七萬四千,相減後剩下二萬,所以我說這二萬可以理解為我們需要處理的,較自然空置率而我們需要處理的。我們是根據了解的情況,根據學者多年作出的研究,我們覺得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推選方式來理解我們現時面對的情況。


問:我做了這一行業二十多年,我從業界角度來看,我亦想說一說,剛才孫局長你所回答的提問都在供應方面。供應方面不錯我們新增的供應由九八年的三萬五千個單位降到零三年的八千一百新興建量。但其實興建新樓,如果是暢銷的樓宇,發展商會興建多一些,這個數字是有很大的彈性。另一方面,如果供應量雖然並不太多,但如果市場的需求萎縮的話,需求萎縮程度大於供應縮減的幅度的話是沒有用的,樓市仍然未好轉。市場有說法是:這幾年的二手樓市的情況比較困難,尤其是無樓換樓的買家,有部分亦受制於政府在較早年度所作出的措施,一些所謂打擊打樓市的措施,另一方面,譬如印花稅在前幾年大銀碼的樓宇增加至百分之三點七五。另一方面是負資產,這幾年因為樓市已下調百分之六十五,很多人受制於負資產,他們的樓宇賣不出,原因就是他沒有錢贖回,所以市場上缺乏二手買家,沒有樓換樓的買家。譬如剛才說過這方面,令到市場的活躍性增加,舉例說那些打擊市場的措施會不會考慮取消?印花稅會不會考慮減少一些?另外會不會鼓勵銀行多點與負資產業主重組債務,讓部分負資產業主可以「贖身」,贖身之外還可以重回市場,使到多點買家出現?這是在需求方面的一些建議,不知局長會不會考慮,可以在這裏作初步回應。多謝。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多謝你的提問。正如我開宗明義所說,今天我主要是解釋數據,但你提出的問題,我亦會回應一下。   

當然我們一定要從供應及需求兩方面看,兩方面一定要配合。你提出的問題,我們亦要關注另一方面的問題。你剛才所說的各種事項,都是我們現在考慮中,可以考慮的方式。當然,我今日不可以告訴你我們考慮得如何,因為我們還在進行中,特首也要求我們在這方面作出詳細考慮。我們期望大約在兩三個月內考慮完畢,經過政府內部程序,確認了我們的政策,希望可以在十月左右公布。



二○○三年七月三十一日(星期四)

[ 本文章最後由 Ben2003 於 08-3-15 01:32 編輯 ]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侯爵府

積分: 22989


137#
發表於 08-3-15 01:23 |只看該作者
這是事實 >

"有些人喜歡買黃金、有些人喜歡買股票、有些人喜歡買「磚頭」,以及「磚頭」圍著的空間。"

各適其式,這就是空間,這就是自由,這就是香港。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侯爵府

積分: 22989


138#
發表於 08-3-15 01:43 |只看該作者
One more old news for information.

有個數字要識及緊記 >

Natural vacancy rate = 4.8/4.9 % (1981 to 2001)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307/31/0731198.htm

就以私人住宅樓宇空置情況為例,差餉物業估價署為盡量精確地掌握樓宇的空置情況,每年年尾均就屋宇署已發出入伙紙或地政總署已發出滿意紙的樓宇進行調查,例如向有關屋苑的管理公司、大廈管業處和隔鄰住戶,查詢空置單位的數目。儘管如此,根據現行的空置率定義和統計方法,一些業主正在尋找合適買家的空置單位、已出售或轉售但仍未入住的單位、或是待租單位等,都會被計算在空置單位數字內。因此,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空置單位數目不能理解為從未出售的單位數目。

私人住宅樓宇總存量及空置情況

談及編製數字時可能出現的偏差後,我想講講目前私人住宅樓宇的總存量及空置情況。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香港物業報告二○○三所載,在二○○二年年底,私人住宅總存量約為一百一十萬個單位,整體入住量有一百零二萬個單位,整體空置的則有七萬四千個單位,佔總存量百分之六點八。

正如我剛才提及,房地產市場必然存在一定數量的空置單位。過去亦有學者(梁嘉銳,鄭顯輝(2002),香港私人住宅與辦公室自然空置率,香港房地產市場:事實與政策,商務印書館)作出研究,指出即使房地產市場正處於均衡狀態,總會有一些賣家正在尋找合適買家或買家正在尋找合適樓宇,所以仍會出現一定數量的必然空置單位,這空置率就是所謂的「自然空置率」(natural vacancy rate)。根據有關學者計算所得,一九八一年後二十年期間的自然空置率平均為百分之四點八/四點九左右。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計算(由一九八一年至二○○二年期間的私人住宅空置率趨勢顯示於表二),二○○二年年底私人住宅百分之六點八的空置率比對前幾年的比率無疑偏高。當然,差餉物業估價署所計算的空置百分率,不等於「自然空置率」,兩者所顯示的情況不同。但若以學者計算過去二十年期間的自然空置率作為參考,二○○二年年底整體空置的七萬四千個單位,其中五萬四千個空置單位可以理解為必然存在的空置數目,高於正常的空置單位數目大概二萬個。

[ 本文章最後由 Ben2003 於 08-3-15 02:09 編輯 ]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複式洋房

積分: 184


139#
發表於 08-3-15 09:31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小伊 於 08-3-15 00:45 發表
但我同意啊偶像所講,供應量確實是130萬個,而需求量是700萬個,加上內地準買家,大概13億零700萬。...


呢個概念係1997炒作左啦!
不如引入埋印度十幾億准買家到香港樓市.


複式洋房

積分: 184


140#
發表於 08-3-15 09:51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youma 於 08-3-15 00:36 發表
3.
不是人人願意賣自己住緊層樓!唔好係樓都當係供應!
4.
我不知你對[2手樓]的定義是什麼, 但全港單單私樓便有約1百萬間, 不是幾十萬!
5.
我不會排除樓價有一天會跌...


你早抖完未?

2手樓有1百幾十萬間 - 吾愿賣樓既幾十萬間
= 2手樓供應量有幾十萬間

首頁
56789...21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