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尾頁
   39


公爵府

積分: 25018


141#
發表於 25-8-5 13:19 |只看該作者
洋蔥頭媽咪 發表於 25-8-5 13:12
嘥氣啦一早都感覺到政府有心溝淡香港人,不停輸入所謂高才,引入成班低端新移民,政府一日到黑扶貧,睇小红 ...

我直情感覺被出賣,同埋而家情況唔係溝淡係換血,你睇下佢哋啲嘴臉,好似欠佢咁,第時佢個仔女同我個仔女係競爭者,呢個係乜嘢嘅香港?

點評

洋蔥頭媽咪    發表於 25-8-5 13:44


侯爵府

積分: 22669


142#
發表於 25-8-5 19:39 |只看該作者
支持你


子爵府

積分: 10775


143#
發表於 25-8-5 20:15 |只看該作者
lojo11 發表於 25-8-3 11:34
要讀就比錢讀... 憑咩要香港人支援佢地..
高才都要資助
甘即系高才極有限


男爵府

積分: 5937


144#
發表於 25-8-5 23:58 |只看該作者
Tabo63 發表於 25-8-5 13:04
有睇,講到自已仔有獎學金,多資源,吾想多讀1年,就吾好落黎讀。講得咁巴閉,吾好阻佢前程。
...

國內同胞係大學好自我,佢哋要求講師用普通話,唔好講英文,黐線講得出口


侯爵府

積分: 23699

牛年勳章


145#
發表於 25-8-6 08:2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my7802 於 25-8-6 09:00 編輯

即使DSE改咗,過來讀中學咪一樣係納稅人畀錢。


侯爵府

積分: 23699

牛年勳章


146#
發表於 25-8-6 08:3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my7802 於 25-8-6 09:00 編輯
shobi 發表於 25-8-3 11:02
重點係有班雙非兒童一直做跨境生,咁就香港資源用盡,直到畢業,其父母一毛錢稅都唔使交!
...

唔單隻無交稅,雙非兒仲伸請埋書簿丶交通津貼等等好多福利㗎。


侯爵府

積分: 23699

牛年勳章


147#
發表於 25-8-6 08:48 |只看該作者
芝士肉鬆包 發表於 25-8-3 14:17
因為仲有好多唔愛國既人麻

其實新來嗰批更不愛,想盡辦法離開當地。 無能力搞移民,唯有選擇最低成本嘅辦法離開囉。


侯爵府

積分: 23699

牛年勳章


148#
發表於 25-8-6 08:54 |只看該作者
pochario 發表於 25-8-3 18:14
謝謝。
如果係梁振英應該即停。

係梁振英直情唔會搞出呢種政策


公爵府

積分: 28683


149#
發表於 25-8-6 11:0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hobi 於 25-8-6 11:03 編輯
bigc 發表於 25-8-5 23:58
國內同胞係大學好自我,佢哋要求講師用普通話,唔好講英文,黐線講得出口
...

你見佢哋出外旅遊都好大支嘢㗎,成日撩事鬥非,搞埋啲無謂嘢,一唔順意就話人歧視佢,成日拍片放上網公審,佢哋覺得香港回歸就變咗佢哋嘅私有物,根本就唔放我哋在眼內,妹仔大過主人婆!



珍珠宮

積分: 32752

好媽媽勳章


150#
發表於 25-8-6 12:1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choo 於 25-8-6 12:21 編輯
Amy7802 發表於 25-8-6 08:28
即使DSE改咗,過來讀中學咪一樣係納稅人畀錢。

如果佢哋一家人係香港生活,衣食住行都叫做有消費,大人有工作等,都有推動經濟。依家全部人影都冇,一個仙都吾駛俾就搶學位搶工作即係點?


珊瑚宮

積分: 104236

父親節2025勳章 母親節2025勳章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2024年龍年勳章 2023年兔年勳章 虎到金來勳章 減齡達人勳章 牛年勳章


151#
發表於 25-8-6 12:34 |只看該作者
tutik 發表於 25-8-5 13:19
我直情感覺被出賣,同埋而家情況唔係溝淡係換血,你睇下佢哋啲嘴臉,好似欠佢咁,第時佢個仔女同我個仔女 ...

呢度啲奶狗咪最中意咪一句
唔中意香港咪走 快啲移民
快啲走唔好返黎呀
留低既人就黎呢啲,政府仲唔打橫嚟行中意點就點咩
話之你哋腥港人點
反正大部分都係內地移民落黎架本來就


大宅

積分: 2511


152#
發表於 25-8-6 12:49 |只看該作者
tutik 發表於 25-8-2 21:36
有關高才受養人用本地生資格入讀大學,強烈要求港府马上倒截漏洞,不能再等,必須要由25-26年开始,确保香 ...
人口決定一切


政府的責任就是要服務市民,做好包括教育、醫療、住屋等配套的規劃,而這些規劃都以人口為依據,因此每個政府都有長期的人口規模和結構變化的預測。


雙非孕婦來港產子造成香港孕婦訂不到分娩病床(我接了不少求助電話)、北區母嬰健康院擠滿從內地各地過來檢查的寶寶(我去看過),本地媽媽要躲開北區、幼稚園一位難求。這些資源擠兌,成為反對內地的政治力量的養份。


雙非嬰出生後,大比例的返回內地,隨時可以但又不知何時移居香港,這些都為社會規劃造成極大的不確定性。當年政府為雙非孕婦來港產子定配額,將問題合理化,我當選特首還未上任就叫停雙非孕婦來港產子政策,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香港沒有預測能力,更沒有承擔能力,


近日,政府表示,「截至6月,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收到共50萬份申請,當中33萬宗已獲批,22萬名人才及其家人已經來港,超出政府原本目標。」


香港有多少個空置的私人住宅單位?2024年底,香港政府差餉物業估價處的統計數字是5萬7千個單位。


過去五年,全港私人樓宇的入住量沒有多大變化,維持在每年兩萬個以下,說明絕大多數人才家庭沒有落戶香港,而是拿了身分證後全家返回內地。


這些人才什麼時候來港?家庭結構怎樣?對各類社會服務的需求有多大?看來又出現了類似當年雙非嬰的不確定性,而且人數比雙非嬰大得多。如果預測有一半人才來港定居,香港造地建屋的力度必須再次加大。


對香港人和內地人才負責,我們要客觀、認真和科學地面對這些問題。社會要穩定,不能有太多太大的不確定性。


#人才政策





依CY上面分析,由2022年開始,已經有33萬宗申請已獲批,他們呢幾年捲走香港納稅人公帑幾多錢福利?為什麼90位立法局議員so far冇人會出聲???


男爵府

積分: 8089


153#
發表於 25-8-6 13:28 |只看該作者
mandy952 發表於 25-8-3 06:25
佢最尾嗰句都有問題啦,高中課程係3年,咁完成高中課程去考究竟有咩問題,點解3年會太長,根本3年先合理
...

我都贊成3年。2年太短。
我朋友本身英國藉已經超過20年。佢話如果要免費讀英國大學都要本身升大學前3年已經在英國讀書,如果吾係冇lee 個福利。


男爵府

積分: 8731


154#
發表於 25-8-6 14:2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email左,爲我們下一代發聲!


複式洋房

積分: 300


155#
發表於 25-8-6 14:34 |只看該作者
芝士肉鬆包 發表於 25-8-3 14:25
你好偉大
我只係一個小市民,自己辛苦努力交稅得到嘅福利越來越少,其實冇福利係唔緊要,咪靠自己雙手。但 ...
蝗蟲已經唔夠貼切形容呢班人


複式洋房

積分: 300


156#
發表於 25-8-6 14:38 |只看該作者
tutik 發表於 25-8-5 13:19
我直情感覺被出賣,同埋而家情況唔係溝淡係換血,你睇下佢哋啲嘴臉,好似欠佢咁,第時佢個仔女同我個仔女 ...
真係被出賣,無能政府


男爵府

積分: 9294


157#
發表於 25-8-6 14:4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珍惜眼前 於 25-8-6 14:44 編輯

我地政府唔知搞乜..其實到而家佢地都搞唔清點解香港人唔太肯生育!? 試問自己政府都比唔到安全感市民..有誰會想生!要同一大班由自己政府引既老鼠入米缸既人黎不斷掙任何跟本唔應該拎到既資源..


子爵府

積分: 11238


158#
發表於 25-8-6 15:08 |只看該作者
yiu_mimi 發表於 25-8-3 14:23
咪係囉,$2500開學資助就cut 得咁快

梁振英知道專才嗰籠嘢無乜可能班官唔知,班官明知大部份專才長居國內,淨係諗住擺個子女嚟香港讀書,點解仲要寧可犧牲本地學童支助都要倒貼比「掛名」專才子女落嚟讀書呢?佢地點解好似唔知邊個出糧比佢地?

點評

goldpiglet    發表於 25-8-6 15:37


子爵府

積分: 11238


159#
發表於 25-8-6 15:2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Forgetmenot999 於 25-8-6 15:24 編輯
tutik 發表於 25-8-5 13:16
隔住個Mon拳頭到硬曬!高才通係你個人嚟做嘢, 關你個讀書個仔咩事? 本末倒置。
政府不如列出來,佢所接受 ...

如果佢係有心落嚟香港一心諗住貢獻社會嘅真高才,帶子女過嚟讀書我覺得無問題,如果只係諗住借高材通之名擺個子女落嚟讀書攞著數,而自己又走返上大陸,佢地啲子女又憑乜落嚟攞我地資源


侯爵府

積分: 20889


160#
發表於 25-8-6 18:2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superkingdom 於 25-8-6 18:24 編輯

個個都話專才,唔通個個都係專才,
專才都係非本地生收費拉,少少錢都比唔起,
磚咩才,假證專才多不勝數.. 咸濕基嫂都話自已磚才…笑C人


首頁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