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國家的醫生求知若渴
奧比斯義務眼科醫生黃蘇晗 無私分享醫療技術
古語有云:「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過在守護視力方面,人人出一分力的話,絕對是成「視」在人!奧比斯義務眼科醫生黃蘇晗(Emily)深明此道理,她還是醫學生的時候,曾經到位於日內瓦的世界衞生組織總部做實習生,當時她負責的項目令她接觸到世界的失明數字,全球有高達75%的失明是可以避免失明的。這個數字,令她決定成為眼科醫生,在接受眼科專科訓練時,她更主動聯絡奧比斯,成為了全球義務救盲團隊的其中一員。
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眼科醫生 欠缺受訓機會
很多發展中國家的眼科醫護人員,並沒有足夠技術為病人診斷及治療,因此奧比斯的救盲工作重點在於培訓,將治療眼疾的醫療技術,傳授到世界各地有需要的地方。Emily在參與救盲項目時,主要任務是向發展中國家的醫生分享自己的知識。她最深刻的一次是在越南的救盲旅程,言談間當地醫生向她表示,非常羨慕香港的醫生可以接受培訓。她感到非常奇怪,後來才知道原來因為保護主義,當地醫院的眼科手術通常只會集中由一至兩個醫生施行,其他醫生根本沒有機會接受訓練。Emily憶述:「因為懂得做手術的醫生不想讓知識外傳,他們連從顯微鏡觀察手術的機會都沒有。」她亦終於明白,為甚麼當地醫生有機會接受由奧比斯安排的國際專家培訓,都會表現得求知若渴。
因奧比斯成小兒眼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