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說:「兒科醫生應該平過老人科醫生。」聽者一定會譏之為荒謬無知,但如果說到「幼師薪酬遠低於中小教師」,聽者都只能啞口無言,因為這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香港社會的經濟、文化、教育都很發達,唯獨幼兒教育遠遠落後於時代,幼師的地位與待遇,跟社會發展極不相稱。教師的薪酬模式仍然停留在上世紀淘汰試、升中試的時代,收入隨着學生過關斬將的級數而行,愈高班薪酬愈高,專業愈受尊重,其邏輯之荒謬,猶如「兒科醫生待遇,應遠遠低於老人科醫生」。
兒科待遇不如老人科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教育成果超越世界不少國家和地區,學前教育亦應記一功。然而,比較OECD(經合組織)國家的中、小、幼各階段教師的待遇,最低限度是與小學老師看齊,有些地區的幼師待遇甚至比小學老師還要高;反觀香港,目前幼師的待遇極之不合理。
首先,幼師承擔的工作量絕對不會比中小學教師為輕,幼師不但全日上課無空堂,課餘也須預備教材教具、布置課室,又要時刻照顧年幼學生的安全,殊不容易;全日制幼兒學校的老師,普遍每天工作10小時,工作壓力甚大。近日,與同工傾談間,有年輕幼師表示幼稚園的工時太長,令她無暇結識異性;亦有已婚的幼師反映,平日把大部分時間放在其他幼童身上,令自己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減少,每天要把園裏的孩子都照顧好,才能匆匆忙忙趕回家看顧自己的孩子,說起來眼泛淚光,一臉內疚。
根據教院《幼兒教師工作研究報告》(2010年)發現,幼師普遍須長時間工作,當中有四分之一幼師每周工作61小時或以上,近八成幼師表示「每天工作之後,感到精力耗盡」,面對排山倒海的工作量,幼師惟有利用課餘時間和假期完成工作,其苦處可謂不足外人道。
濫用幼師愛心
再者,面對這種工作「條件」,願意入行者,都是抱着一顆教育熱誠與夢想的心,心愛小孩子,不計較待遇。然而,隨着歲月流逝,面對工作前景渺茫、待遇得不到尊重時,幼師的熱情又如何堅持下去?而且,孩子愈小,家庭的影響愈大,愛屋及烏,關心幼童,同時要關心孩子的家庭情況,需要時提供各種協助,家庭工作也成了幼師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
最近看了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走出影院時心情是既矛盾又沉重,五個孩子,五個家庭問題!4500元一腳踢的幼稚園校長,六年來只領取最低工資,無怨無悔,全心奉獻,其犧牲精神值得我們欽佩。不過,其志可嘉,其情可憫,校長為此受盡多少委屈,可以想像。一葉知秋,如此荒謬的事,發生在二十一世紀繁華文明的香港,簡直可悲。
我們常常談論內地山區的教師如何清苦、農村教師如何偉大得令人感慨,原來在先進發達的香港,在我們的身邊,就有這樣活生生的幼師悲情,怎不叫人感慨和悲哀?幼師面對沉重的工作壓力,像海鮮價一樣,工作起薪點浮動不定,唯一可以肯定的「標準」是:絕對不會及得上小學教師的起薪點!如此境況,我們是在頌揚幼師的偉大,還是濫用幼師的愛心?
幼師專業待肯定
懂教育的、重視教育的,都該知道學前教育的重要。然而,不少人都以為幼師的工作僅僅是與孩子玩耍、幫人「湊仔」的工作而已,並無專業可言。事實上,隨着環境的轉變,社會對教育的期望和要求已日益提高。近年所見,幼師資歷和專業能力正不斷提升,面對日趨複雜的挑戰,幼師們都努力進修,以冀更好地照顧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孩子。
不過,把幼師與「專業」兩字掛鈎,好像還是不久前的「新鮮事」。所謂「三歲定八十」,我們一再從教育理念和現實生活中,肯定幼兒的心智發展對其一生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在香港目前的教育實踐中,幼師的專業好像只是掛在口邊的空談。家長為幼齡子女奔波,追逐優質學前教育與名校的同時,15年免費教育仍然停留在「研究」階段,我們的社會竟無視幼師的處境!幼師不斷流失,幼師團隊的穩定性令人擔憂,幼兒教育何以為繼?
幼教問題核心在薪酬
要處理幼教問題,核心在薪酬架構。筆者並不反對通過持續進修、成立幼師進修基金以提升幼師的專業水平。然而,從2012年開始,學券計劃取消幼師培訓資助,加上現時幼師的工作時間太長,還要自掏腰包在工餘進修,對幼師而言,精力與經濟負擔都是百上加斤。目前所見,不少幼師仍然自發努力進修,提升專業能力,可是政府並無予以肯定,亦未有提供任何實質的支援,對幼師待遇的漠視,更令幼教同工感到洩氣。
要提升幼教質素,關鍵在於幼師。幼師專業化是大勢所趨,政府落實15年免費教育時,應首先肯定幼師專業,訂立合理的幼師薪酬架構表,還幼師合理的待遇。
還幼師一個公道
筆者認為,要真正落實15年免費教育,政府不能藉行政手段凌駕專業判斷,企圖以一筆過撥款蒙混過關,必須從訂立幼師薪酬架構表作為起點,保障幼師合理的待遇,以及轉換工作單位時的年資計算,設立合理的幼師職業發展階梯,完善幼兒教育團隊編制,支持幼師的專業發展,肯定幼師的資歷和地位,挽留幼教專業人才。
此外,針對幼師工時長的問題,當局應檢討幼兒教育的師生比例,同時提供額外資源讓學校增聘文職人員及支援老師,以紓緩幼師的工作壓力,從而釋放更多空間,讓幼師有反思課堂教學的機會,鼓勵及資助幼師持續進修。
按教育原則,幼師與大學教授同樣重要,只是大家分工不同,不能互相替代。違背教育原理,不合社會公義,無視業界權益的現狀不改變,忽略學前教育的重要,試問香港的未來一代何來競爭力!為了孩子、為了未來、為了公義,我們要求政府落實15年免費教育,馬上恢復幼師薪酬架構,還幼師一個公道。
請站出來,為我們的幼師抱不平!
幼師薪酬關注組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