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蝦米豬 於 12-7-3 03:44 編輯
7/2
有人出post說我在這裏妖言惑眾.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我無悔說, 我所說的全是真事, 今天是我親人的頭七, 請那位JM不要在這些日子以你片面之詞侮辱他經歷的一切.
無可否認, 香港醫護過萬, 有愛心盡忠職守者仍有不少, 但我和我一家經歷的, 的確如此.
花了時間看了那版post. 無錯, QM & 廣華應該算係醫管局最好的醫院, 可恨是我親戚是急症, 叫白車去醫院只按住址所隸屬 的聯網醫院, 想轉去嗰D都唔得. 結果就在那裏丟命, 其實唔止第一次, 我也有親人在那裏被判要做開腔大手術, 那次好在找私家看一次, 原來是小毛病, 小手術即可, 否則又一身潺..
一邊看那個post, 很生氣, 也很悲哀, 但真相就是真相, 我唔同你爭論, 我又無必要把我親戚的全部私隱拿出來給你們作證判斷. 只願大家幸福,不要經歷我家所經歷的.
衷心寫給那位JM, 你很愛你家人, 也很有正義感, 你為曾幫助你家人的中醫及西醫出氣, 只是不是所有人像你那麼幸運, 遇到好醫護, 也用不著因為我分享醫護壞經驗, 被你開post責罵.
感謝BK版主沒有因那post 而delete我的post, 否則香港真是沒有言論自由, 連宣洩內心感受的網上平台都沒有....
=======
5/1x
近日有親戚在家裏昏倒叫救護車入公院, 等咗好多個鐘終於有醫生睇, 證實情況嚴重要住院, 點知病房滿額要等, 等咗幾個鐘終於有病房, 醫生做咗好多檢查都唔知病因.
探病幾日, 發現病房病人很多, 醫生很少, 有的都是廿幾三十歲的"醫生仔". 有一天, 親戚旁的病人的心跳監察機大叫, 原來病人心跳停頓了, 響了十分鐘, 沒有人來, 病人最終死去.
有一天探病期間, 親戚的心跳監察機大叫, 我們急忙叫來醫護, 進行了急救, 最後是急救期間親戚缺氧了十分鐘, 有機會變植物人. 然後醫生走過來開會說, 不做手術都會死, 做手術都會死, 要我們做決定.
因為已走到這個地步, 硬著頭皮決定做手術, 然後推進手術室做了一場大手術, 親戚至今仍昏迷不醒, 在ICU苟然殘存.
淚... 已流乾了, 為了不讓自己繼續沉下去, 這兩天都沒有去深病...
人..真是十分脆弱, 只是一個星期, 情況可以是如此逆轉, 是天意? 是人為?
我相信其實有很多人是這樣枉死, 但又沒有辦法, 除非有很多錢住私家.
禁雙非來港是一德政, 至少多了醫護回流公院...
====
6/27更新
終於走了, 留院一個多月...
一值都覺得醫生們都係估吓估吓病情, 幾種抗生素一次過打入去, 病人口吐白泡
未過三十醫生仔喺走廊玩iphone. 乜唔係探病都要熄電話怕影響儀器, 你哋又玩得?
有張床姑娘幫病人吊葡萄糖水, 不久, 有醫生仔來斷症, 說那病人血糖過高, 要打胰島素之類. 啱啱打緊葡萄糖水血糖當然升高啦, 希望嗰個病人唔好被打了其他嘢攪到血糖過低! 判症真係咁求其?
不能避免白頭人送黑頭人, 黑頭人還是要送黑頭人, 願長輩們不要那麼傷心, 願我們一家能振作
===
我都明白醫護人員很辛苦, 就算醫護年青, 都大有有心人在, 只是經驗的確不足, 真係估估吓.
這些讀飽書的年青醫護, 原來脫下醫生袍, 跟電車MK男, 愛打扮大學生look差不多, 在街上碰見他們猜不到他們是醫生. 或者醫生是穩重這觀念在我腦中根深蒂固吧?
自從開放自由行後, 不要說雙非要來港生子, 連普通內地遊客都希望來香港睇醫生, 當然他們首選是私家, 但有些專科公院比較有名, 他們寧願付比香港居民費用多百倍去看病, 所以人都很多
===
6/28
我曾經自問是否應該讓他去私家而非公家, 但問題是, 最多人去私院是生仔及割痔瘡這些相對有把握及低風險的手術, 急救時你會去私院嗎? 私院有醫療事故可以不報, 但公院要報.
做老師、社工這些行業的人很少是父母"迫"出來的, 但做醫生很多是父母的期望, 所以有些人性格根本不適合作醫生, 為了父母期望或其他原因入行, 但性格孤癖、冷漠、不喜歡人、不喜歡說話或者對"人"不感興趣的人, 就算考試成績多好, 或者都不適合做醫生, 可以轉作醫療教學或研究. 在這次親戚入院, 我覺得有些人的性格可能不適合當醫生, 但偏做了醫生, 我們家屬有人身故已痛苦, 也要受氣是雙重的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