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

首頁

尾頁
   6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41#
發表於 05-8-29 16:10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功能食物與女性健康

跟據國際食品資訊議會 (International Food Information Council)定義,除了基本營養素外,凡是對食用者有健康益處的,都可稱之為功能性食品。要食物產生健康效益,我們必需在日常多完化飲食中攝取到這些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包括完整食品 (whole foods) 例如蔬果、魚類及橄欖油等。另外亦包括加功食品(modified foods) 例如添加了額外營養素的早餐穀物和植物牛油。而在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42#
發表於 05-8-29 16:48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健康要選「好脂肪」

我們常聽見有關脂肪對健康的害處,即是若進食過量脂肪加上沒有足夠運動會引致患上肥胖症、糖尿病、心臟病及癌症等。但不是所有脂肪都是有害的。其實脂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它的功能包括:

a/ 提供身體無法制造的必需脂肪酸 - 亞油酸(linoleic acid)和亞麻脂酸(linolenic acid)。這兩種脂肪酸對兒童腦部及眼部發展非常重要,同時亦能保護成人的皮膚健康。
b/ 促進吸收脂溶性維他命(例如維他命A、D、E、K)
c/ 提供熱量
d/ 保護內臟
e/ 冬季時保持身體保暖
f/ 適量地在進餐時加入脂肪能滿足飽感
g/ 要提升心臟健康,選擇「好脂肪」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亦知道要防止血膽固醇上升就要減少進食高飽和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高飽和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包括肥肉、內臟、皮層、全脂奶類、牛油、椰子及棕櫚油和煎炸食物等。相反,不飽和脂肪能幫助降低血內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 – LDL)和三酸甘油脂,同時能提升血內好膽固醇量(高密度脂蛋白 - HDL),有益心臟。

不飽和脂肪主要分為兩大種:
1. 多元不飽和脂肪 - 幫助降低血內壞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食物例如:
油類: 粟米油、葵花籽油、黃豆油
高脂魚類: 鯖魚、三文魚、沙甸魚、劍魚
黃豆製品: 豆腐、豆漿、腐皮

2. 單元不飽和脂肪 - 幫助降低血內壞膽固醇及提升血內好膽固醇。食物例如:
油類: 芥花籽油和橄欖油
果仁及種籽: 杏仁、榛子、芝麻和南瓜籽 (白瓜子)
牛油果、橄欖

增加「好脂肪」小貼士:
a/ 選用植物油,特別是芥花籽油和橄欖油
b/ 每星期最少進食2次魚,最好選高脂魚類
c/ 每日進食30克 (1安士) 無鹽果仁及種籽
d/ 每星期最少進食1至2次黃豆製品

普遍食用油及脂肪的脂肪酸比率 (%)*
油 : 飽和脂肪 / 單元不飽和脂肪 / 多元不飽和脂肪
芥花籽油 : 7 / 58 / 29
葵花籽油 : 10 / 20 /66
粟米油 : 13 / 24 / 60
橄欖油 : 13/ 72 / 8
黃豆油 : 16 / 44 / 37
花生油 : 17 / 49 / 32
棕櫚油 : 50 / 37 / 10
椰子油 : 87 / 6 / 2

*資料來自哈佛大學公共衛生脂質研究所及美國USDA刊物

「好脂肪」食譜已轉載於"飲飲食食篇"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43#
發表於 05-9-1 11:48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探討代謝綜合症新趨勢

對於不少傳統的中國人來說,肥胖是一種福氣,盧國榮醫生卻認為現今從醫學角度看,肥胖儼如慢性疾病,需要一生治療。要保持標準的體重,首先要知道肥胖的準則及量度的方法。

肥胖其實是指脂肪組織過多,想知脂肪量,可以利用生物電阻值得知脂肪的百分比;一般來說,男士超過23%,女士超過27%,已可稱謂「肥胖」。

另外,大家亦可以身體密度指數(BMI)來量度肥胖,計算公式如下:體重(公斤) / 身高(米) x 身高(米) =身體密度指數

以亞洲人的體質,若身體密度指數(BMI)超過23,已可界定為「肥胖」。

此外,脂肪的分布亦同樣重要,可分為中央性肥胖及周圍性肥胖(即整體肥胖),透過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可清楚看到皮下脂肪及中央脂肪的分布,但亦可從腰臀的比例指數(WHR)或腰圍數字推斷出出是否屬於中央性肥胖。

腰圍 / 臀圍 = 腰臀的比例指數

女性超過0.8,男性超過0.95,則傾向肥胖。

而女性的腰圍超過80厘米(即31吋),男性超過90厘米(即35吋),亦屬於中央性肥胖。

其實,腰圍數字比腰臀指數更方便和準確,近年醫學界多傾向用腰圍數字來計算。盧醫生指出肥胖症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及引致的疾病如下:
- 冠心病
- 心衰竭
- 心律不齊
- 突然心臟死亡
- 直腸癌
- 關節炎
- 痛風
- 中風
- 肺動脈高血壓
- 睡眠窒息症
- 乳癌
- 二型糖尿病
- 肝/膽疾病
- 子宮癌
- 靜脈曲張

盧醫生繼續指出所謂「代謝綜合症」其實是由5個風險因素所組成,包括中央肥胖、血壓過高、血糖過高、三酸甘油脂過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過低。據國際糖尿病基金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oundation) 指出,代謝綜合症的定義是患者必須有以下特徵:

•中央肥胖(男性腰圍超過或等於90cm;女性腰圍超過或等於80cm)

及以下其中兩項:
•血壓過高(超過或等於130/85mmHg)
•血糖過高(空腹血糖超過或等於5.6mmol/L)
•三酸甘油脂過高(超過或等於1.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男性<1.03/mmol/L 女性<1.29mmol/l)

基於肥胖症及代謝綜合症是慢性的疾病,減肥瘦身絕對不能操之過急,而採取中適度及持續的綜合體重管理減磅方法,循序漸進,利用飲食控制、運動、改變生活方式、藥物甚至手術,達到維持正常體重、減低肥胖有關疾病的危機及回復正常的新陳代謝,才算是健康的減肥之道。

(養和醫院內分泌及糖尿病中心主任盧國榮醫生)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44#
發表於 05-9-1 11:53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減肥手術並不等於美容手術

一般美容院所謂的減肥手術,如抽脂外科手術只能抽取皮下脂肪,這樣只會在形態上有所改變,但這改變並不持久,若生活及飲食習慣沒有改變,不到兩個月一定會打回原形,而且對於醫學上的中央性肥胖及身體上的疾病並沒有半點幫助,所以嚴格來說抽脂只屬美容手術的一種,並未能真正做到有效而改善健康的減肥效果。減肥手術的原理就是要從控制食量及營養吸引兩方面雙管齊下,再配合適量的運動以達到漸進式的持久減肥效果。

一般來說,每星期減0.5至1公斤就是正常的目標。不是人人都需要做減肥手術那麼嚴重,若身體密度指數(BMI)超過35,又或是身體密度指數(BMI)超過32加上患有代謝綜合症的人士,醫生建議借助做減肥手術,達到最佳最有效的減肥效果。

胃內水球減肥手術

以往減肥手術的做法有在胃加上胃箍,將胃的容量減少而令病人減少進食,亦有所謂「搭橋手術」,以減低營養吸收的原理減肥,但以上的手術始終存有一定的危險性,因為肥胖人士做手術已有一定的難度,一來肥胖人士肺容量相應減少,或有睡眠窒息,很容易引起肺炎,或傷口發炎;而搭橋手術經常令病人肚屙,大量流失水分、鹽分及維他命等,病人根本連身體所需的基本營養都吸收不到,影響病人身體健康。

陳醫生介紹最新流行的內置胃水球手術,其好處是不用開刀,亦不必全身麻醉,安全性高,而且只是暫時性放置(約6個月)。手術是要從口將水球放進胃裏,原理跟胃箍手術一樣,減低病人的食量,若病人過分進食便會嘔吐,從而做到控制食量的減肥效果。配合營養師度身訂造的營養餐單,加上適量的運動,減肥的效果非常顯著。

(養和醫院內鏡中心主任)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45#
發表於 05-9-1 11:58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講解新飲食金字塔及代餐減肥法

美國營養師協會及美國農業部全新構思的飲食金字塔,雖然香港業界還未正式通過使用,但這個新的飲食金字塔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就是要擁有健康的身體,除了注意均勻的飲食外,也要配合適量的運動。

一般人而言,最少1星期做2次超過半小時的運動,如果要真正達到減肥的目的就必需最少1星期做3次超過半小時的運動以上。

均勻飲食的指標:

•五穀類:每天至少最理想三份全穀麥的食物,如麥包、紅米等,一份如1片麥包或半碗飯、粉、麵。

•蔬菜類:每天一碗或以上不同顏色的蔬菜

•水果類:每天一碗或以上不同顏色的水果(新鮮、急凍、罐裝、乾果甚至果汁同樣可以)

•奶類:每天2杯以上,建議選擇高鈣低脂的奶(芝士、乳酪或加鈣的豆漿亦可)

•肉及豆類:每天2安士以上,建議選擇多元化的肉類及豆類

•脂肪類:每天 3 茶匙以上,建議選擇如魚油、果仁及植物油(其中以含單元不飽和脂肪成分高的橄欖油及芥花籽油最健康)

要控制體重,就是要平衡能量,如肥胖人士應該減少進食量而增加能量的支出。坊間流傳不少減肥餐單,但不宜胡亂嘗試,合適的減肥餐單是要根據個人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生活習慣、健康狀況及運動量等而設計出來。營養師在適當的情況會建議減肥人士採用代餐,每餐大約150至250卡路里,再配合蔬菜水果,以增加飽肚感。代餐以每日一至兩餐為宜,再配合均衡飲食,便可以達到每星期減1至2磅的目標。

(養和醫院內分泌及糖尿病中心營養師余思行)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46#
發表於 05-9-1 16:40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纖體的謬論 I

問 ︰唔 食 飯 可 以 減 肥 ?

答 : 坊 間 流 傳 :
傳 聞 一 : 碳 水 化 合 物 是 最 大 的 能 量 來 源 , 戒 吃 這 一 類 別 的 食 物 就 可 以 減 少 多 餘 的 熱 量 了 !

傳 聞 二 : 碳 水 化 合 物 可 累 積 成 為 脂 肪 , 所 以 戒 吃 飯 就 不 會 變 肥 了 !

營 養 師 話 :
傳 聞 (一) 其 實 是 以 訛 傳 訛 , 事 實 上 , 進 食 碳 水 化 合 物 如 : 麥 皮 、 麵 包 、 飯 、 薯 仔 等 可 增 加 飽 肚 感 , 這 樣 便 可 以 減 少 進 食 如 燒 肉 、 西 多 士 、 薯 片 等 高 脂 高 糖 份 的 食 物 。
只 有 過 量 地 進 食 高 熱 量 高 脂 肪 的 食 物 , 例 如 : 扣 肉 、 午 餐 肉 、 動 物 皮 脂 等 , 而 沒 有 適 當 的 運 動 消 耗 熱 量 底 下 , 才 容 易 積 聚 成 脂 肪 。

傳 聞 (二) 立 論 不 成 立 。

來源:醫院管理局營養資訊中心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47#
發表於 05-9-1 16:45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纖體的謬論 II

問︰「 唔 食 飯 , 食 多 D ? 咪 仲 好 ? 」?
答:其 實 戒 飯 會 導 致 以 下 增 肥 危 機:
1/ 增 加 食 量
如 不 吃 飯 , 大 家 就 會 不 知 不 覺 間 多 吃 其 他 餸 菜 , 增 加 了 食 量 , 從 而 也 容 易 攝 取 過 多 熱 量 。

2/ 增 加 攝 取 隱 含 脂 肪
餸 菜 如 雞 翼 、 牛 腩 、 燒 臘 等 肉 類 隱 藏 脂 肪 , 其 熱 量 會 多 過 飯 。

3/ 攝 取 過 多 熱 量
一 般 雞 翼 比 飯 的 總 熱 量 高 , 必 需 增 多 運 動 量 , 才 能 防 止 多 餘 熱 量 轉 化 為 體 內 脂 肪 。

來源:醫院管理局營養資訊中心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48#
發表於 05-9-1 17:27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纖體的謬論 III

問:食 肉 減 肥 法 有 效 嗎 ?
答:有 人 話 食 肉 減 肥 有 效 , 因 為 •••
1/. 低 碳 水 化 合 物 、 高 蛋 白 質
2/. 低 熱 量 : 聲 稱 可 以 盡 情 特 吃 (打 破 要 計 算 卡 路 里 的 傳 統)
3/. 短 期 內 可 使 體 重 驟 降
4/. 較 易 滿 足 大 ? 喜 愛 多 肉 少 菜 的 飲 食 習 慣
5/. 白 質 更 容 易 有 飽 足 感

實 情 係 。。。
1/. 高 蛋 白 的 食 物 增 加 腎 、 肝 的 負 擔 , 不 適 用 於 腎 、 肝 病 患 者
2/. 不 吃 碳 水 化 合 物 會 令 身 體 耗 盡 血 醣 , 令 肌 肉 流 失 蛋 白 質 , 身 體 的 抵 抗 力 容 易 壞 , 也 更 容 易 患 上 骨 質 疏 鬆 症
3/. 容 易 疲 倦
4/. 排 尿 增 多
5/. 口 腔 有 酸 味 , 容 易 形 成 口 臭
6/. 雖 成 功 減 去 水 份 及 肌 肉 之 體 重 , 但 減 磅 後 難 以 在 「 正 常 」 飲 食 ( 含 有 碳 水 化 合 物 之 食 物 ) 下 維 持 新 體 重 , 相 反 , 身 體 更 容 易 吸 收 營 養 、 更 易 致 肥

來源:醫院管理局營養資訊中心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49#
發表於 05-9-1 17:28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纖體的謬論 IV

問:咁 少 肉 多 菜 又 得 唔 得 ?

答:營 養 師 話
1/. 可 減 少 攝 取 高 熱 量 及 高 脂 肪 的 肉 類
2/. 增 加 飽 足 感 : 蔬 菜 類 多 為 高 纖 食 物 , 需 要 較 多 時 間 消 化 (gastric emptying) , 從 而 增 加 飽 足 感 , 那 便 在 減 肥 期 間 可 容 易 控 制 食 量

來源:醫院管理局營養資訊中心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50#
發表於 05-9-1 18:14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減肥:控制體重

提 起 減 肥 , 許 多 人 都 知 道 要 小 心 飲 食 , 避 免 吃 高 脂 肪 及 高 糖 分 的 食 物 , 同 時 多 做 運 動 , 協 助 身 體 消 耗 熱 量 。 除 此 之 外 , 以 下 有 些 實 際 的 提 議 , 可 供 一 些 節 食 者 參 考 :

﹝一﹞ 均衡營養
每 天 別 忘 記 牛 奶 、 蔬 菜 、 水 果 、 肉 、 魚 、 豆 、 蛋 和 五 穀 類 基 本 食 物 及 喝 六 至 八 杯 水

﹝二﹞ 烹調方法
煮 菜 要 少 油 、 少 水 、 少 時 間 , 烹 煮 其 他 食 物 時 , 要 盡 量 少 用 油 , 可 用 清 蒸 、 白 灼 等 方 法 ; 骨 湯 含 大 量 脂 肪 , 盡 量 不 要 用 豬 、 牛 骨 煲 老 火 湯 , 可 嘗 試 快 滾 湯

﹝三﹞ 減少油脂
應 少 吃 午 餐 肉 、 香 腸 、 排 骨 、 臘 味 、 燒 味 等 ; 撇 去 湯 汁 上 的 油 及 避 免 菜 汁 和 濃 湯

﹝四﹞ 避 免 甜 品 和 含 糖 分 高 的 食 品 , 例 如 糖 果 、 餅 乾 、 中 西 甜 食 、 汽 水 、 雪 糕 、 各 式 糖 水 和 糕 點

﹝五﹞ 避 免 任 何 酒 類

﹝六﹞ 增 加 飲 食 中 的 纖 維 , 多 吃 全 麥 麵 包 、 全 麥 餅 乾 , 多 用 高 纖 配 菜 , 如 冬 菇 、 金 針 、 雲 耳 、 髮 菜 、 紫 菜

﹝七﹞ 培 養 良 好 的 飲 食 習 慣 , 定 時 定 量 , 細 嚼 慢 嚥 , 切 勿 邊 吃 邊 做 事

﹝八﹞ 有 恆 心 做 運 動

﹝九﹞ 以 一 星 期 減 少 一 至 兩 磅 為 準 則 , 到 達 目 標 後 , 仍 要 維 持 現 狀 , 使 體 重 保 持 標 準

﹝十﹞ 不 應 胡 亂 節 食 或 服 用 減 肥 藥 , 當 健 康 有 問 題 時 , 需 請 教 醫 生 , 諮 詢 專 業 營 養 師 進 行 減 肥 措 施



(資料來源:醫院管理局營養資訊中心)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51#
發表於 05-9-27 09:56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中醫藥傳真:防癌腫 從飲食開始

中醫認為腫瘤病是整體全身疾病,其發病原因是由於長期

(1)情志失調,肝鬱氣結以致氣滯血瘀,日久漸積為腫塊﹔

(2)飲食所傷,縱情口腹,飢飽失常,損傷脾胃。例如過食厚味則生濕熱而為疾,偏食辛燥、嗜酒過度可令胃腸積熱,津液枯耗氣血虧損,形成氣結痰凝發為腫瘤。

其實癌腫病是可以預防的。俗語話,預防勝於治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衛生,多吃新鮮蔬菜,少吃辛辣燥熱食品及不食霉變發物,節制煙酒,調情志,保持樂觀情緒,免勞累,增加營養,自可減少發生癌症的機會。而飲食的調理更是第一道關口。由於人體的體質虛、實、寒、熱各有不同,還要注意中醫辨證飲食,根據體質的寒熱屬性選擇食品。如患者屬體質虛寒,要少吃寒性食物如白菜、莧菜、竹筍、黃瓜、梨、西瓜、柿子、橘子等,如患者屬陰虛內熱,則少吃羊肉、 牛肉、辣椒、燒肉、燒鵝、鴨、榴槤、芒果等,如患者脾胃虛弱者有腹脹大便爛,則忌食粘膩、糯米、雪櫃內冷品、雪糕、雪條、銀耳等滑利之食品。


現介紹一些多吃防癌的蔬菜及兩個湯水給大家參考﹕

(1) 烏豆30克、豬瘦肉適量,煲湯飲服,可抑制乳線癌和前列線癌。

(2) 番茄4個,煮瘦肉吃,對肺胃的腫瘤有防治作用。

(3) 姬松茸菇15克,豬瘦肉適量煮湯服,任何體質適用。

(4) 牛蒡根1斤、紅蘿蔔1條、青蘿蔔1條、南杏10克、北杏10克,豬瘦肉適量煲湯服,體虛寒者不宜。

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52#
發表於 05-10-4 09:02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size=large]流行性感冒防疫注射

何謂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 簡稱流感 ) 是一種由病毒引致的疾病,主要經呼吸道傳染,患者會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頭痛、肌肉疼痛、流鼻水及全身疲倦的徵狀,但一般會在二至七天內自行痊癒。然而,長者和抵抗力較弱人士一旦染上流感,可能會使病情惡化,甚至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等併發症,嚴重者更可導致死亡。流感可由多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引起,而本港的流感季節約為每年的 2 月至 3 月及 7 月至 8 月。

流感防疫注射為何重要?
本港全年都有流感病例,季節性高峰期多在 2 月及 3 月出現,有時則在 7 月及 8 月。對於某些容易因流感而出現併發症的組別人士而言,流感確實為他們帶來沉重的負擔。接受流感防疫注射,是預防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建議特定組別人士接受流感防疫注射。

誰應接受防疫注射?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建議為以下特定組別人士接受流感防疫注射 :
居於安老院的長者
殘疾人士院舍的長期宿友
65 歲或以上的長者
長期病患者
醫護人員
家禽業從業員
6 至 23 個月的幼兒
懷孕期間的婦女 ( 妊娠第二及第三期 )
為保障個人健康及�或減低因經常接觸而傳染流感給易患流感併發症病人的風險,委員會建議其他社會人士應向醫生查詢有關流感疫苗接種事宜。

何時接受防疫注射?
由於本港的流感季節性高峰期多在2月及3月發生,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建議在下一個流感季節性高峰期來臨之前至少兩星期接種疫苗。

有什麼種類的流感疫苗?
有透過注射接種的滅活流感疫苗及噴鼻的減活疫苗兩種,只有前者在港註冊。現行建議使用的滅活流感疫苗含有三病毒菌株 - 甲型 (H1N1 和 H3N2) 及乙型流感病毒。

誰人不宜接受滅活流感疫苗注射?
對雞蛋、新霉素或曾對流感疫苗有過敏反應者,都不宜接受流感疫苗注射。至於出血病症患者或服用薄血藥的人士,則可採用皮下注射的方法接種疫苗。如注射當日因病發燒,可於病癒後接受注射。流感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同日接種。

疫苗會否引致流感?
衛生署採用的疫苗是一種滅活疫苗,所以不會引致流感;但有部份人士會於注射後出現副作用。

疫苗會有甚麼副作用?
流感疫苗的耐受性頗高,除了注射處可能出現輕微腫痛外,一般並無其他副作用。部份人士會在注射後 6 至 12 小時出現發燒、肌肉及關節疼痛,以及疲倦等徵狀,這些徵狀通常會在兩天內減退。如出現風疹塊、口舌腫脹或呼吸困難等嚴重過敏反應,就必須立即求醫。此外,若服用退燒藥後仍持續發燒,或者出現其他徵狀或反應,請立即向醫生求診。

疫苗會否立即產生作用?
不會。接種疫苗後需約兩星期時間讓身體產生抗體,來預防流感病毒感染。

疫苗怎樣產生作用?
疫苗可令身體產生抗體,而這些抗體可抵抗流感。

疫苗的保護作用會維持多久?
現時使用的疫苗,有助減低患上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機會,但不能提供百分之百的保護。接種疫苗後產生的免疫力會隨時間降低,一年後可能降至沒有保護作用的水平。已接種疫苗的人士仍有可能患上流感 ( 尤其是當流行的病毒菌株與疫苗菌株顯著不同時 ) 。為了預防流感,已接種疫苗的人士仍需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53#
發表於 05-10-4 09:25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size=large]防備流感大流行錦囊

在大流行來臨前

增強身體抵抗力
這是預防各種傳染病的最佳方法。要增強身體抵抗力,應該多做運動,有充分休息,飲食均衡,更不要吸煙。

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是預防「普通流感」及防止出現併發症的有效方法之一,衛生防護中心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建議數類高危人士應該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二零零四至零五年度的建議接種人士類別如下:
- 居於安老院的長者
- 殘疾人士院舍的長期宿友
- 65歲或以上的長者
- 長期病患者
- 醫護人員
- 家禽業從業員
- 6至23個月大的幼兒
- 公眾可從衛生防護中心的網站查閱該年度的最新建議接種人士類別清單

養成健康衛生習慣
健康習慣加上良好衛生,有助預防流感:-
- 保持環境空氣流通
- 咳嗽或打噴嚏的時候,要以紙巾掩住口鼻,並將用過的紙巾妥善棄於有蓋垃圾桶內
- 勤加洗手,盡量避免接觸眼睛、鼻或口
- 不吸煙
- 保護家人

請確保家中常備以下的物品,以應不時之需。

- 足夠數周使用之口罩
- 足夠約一周使用之退燒藥,以備不時之需(註: 請安全地儲存所有藥物,將退燒藥妥善存放於小童不能觸及和看不到的地方,並棄掉所有過期藥物。)
- 探熱針
- 洗手梘液
- 紙巾

在大流行來臨時

我可以做什麼?

當大流行出現時,若作好充足準備,並嚴守下列措施,雖未必能完全消除感染風險,也能將風險大大減低:

- 加強衛生習慣,如洗手及保持環境清潔、空氣流通。
- 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 正確使用口罩。
- 留意政府公布的最新流感大流行情況及其他宣布。
- 留意和配合政府發出與旅遊、港口檢疫、終止大型活動、停課、醫療服務及藥物安排有關的指引,並注意若大流行開始數月後有疫苗面世,其供應情況如何。

若有不適怎麼辦?

在大流行期間,醫療體系將承受沉重壓力,因此,為個人及大眾健康著想,大家務要注意下列自我照顧的要點:

- 休息及睡眠要充足。
- 多喝水,並進食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
- 戴上口罩,避免到人多擠迫的地方。
- 若病情較輕,應定時檢查體溫。發燒時如服用退燒藥,應按照包裝指示或醫生囑咐服用(小童忌用亞士匹靈)。
- 若病情持續、嚴重或轉差,便應該看醫生。兒童、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更應多加留神,及早就醫。

有沒有預防「大流行流感」的疫苗?

每年,世衛均會根據社區中流感病毒品種的出現情況,為即將來臨的流感高峰期使用的流感疫苗發出病毒成分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普通流感」及相關併發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接受防疫注射十分重要。

但要對付「大流行流感」,則須研發新的疫苗,以切合大流行的病毒品種;可惜的是,只有在大流行已經發生,並且知道病毒品種的情況下,疫苗的研發工作才能展開,並可能需時數月才能完成,因此疫苗不大可能在大流行初期面世。

在沒有疫苗可供使用之前,個人及環境衛生便成為個人健康的最佳保障。

抗病毒藥物
抗病毒藥物可用來治療及預防「普通流感」,須要由醫生處方才可服用。若患上「普通流感」,在病徵出現後48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物,能緩減病徵及將病程縮短一至兩天。在大流行期間,這些藥物有機會發揮重要作用。
政府現正適當地處理增加抗病毒藥物的庫存量。庫存的抗病毒藥物可在大流行期間用於治療患者,但要以這些藥物用作預防用途,則可能須要考慮優先次序的問題。須要照顧病者的人士,如前線醫護人員,與及支援重要公共服務的人員等,都可能須要較先接受預防藥物。

增加知識 減少不安
當危機出現時,知識是紓解恐慌的最有效方法。我們建議你和家人在真正的危機出現前先閱讀本小冊子,並開始實踐有關的健康習慣與防備措施,隨時掌握最新、最準確的資料與政府忠告。在大流行期間,各種資料與政府忠告可透過小冊子、海報、網站、電話熱線及傳媒取得。


轉載自HKSARG生防護中心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54#
發表於 05-10-5 10:43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How to stay healthy during cold and flu season

1. Have your family members wash their hands regularly with soap and water or use alcohol-based hand gels. When everyone keeps their hands clean, viruses lose their favorite way to travel.

2. Get your children vaccinated against the flu (if they're 6 months or older). One or two shots or doses of nasal spray can help protect the entire family, because a vaccinated child will be less likely to bring home the flu bug making the rounds at school, daycare, or playgroups.

3. The eyes and nose are the two favorite entryways for cold and flu viruses, so encourage your children not to touch these places on their face during the height of the sniffling season.

4. If possible, your family should avoid close contact with people who have a cold or the flu. If your child's best friend is sniffling and sneezing, it isn't a good time for a sleepover.

5. It seems obvious, but kids often need a reminder to cover their mouth when they sneeze or cough to avoid spreading germs. Ideally, they should use a tissue and immediately throw it away. If they cover up with their hands, they'll need to wash up promptly. Or, ask them to sneeze or cough into the crook of their arm.

6. Wash counters and other surfaces with a virus-killing disinfectant or a diluted bleach solution, especially if someone in the house is already sick. And don't share cups and utensils without washing them with hot water and soap first. Cold viruses can live on a surface for as long as three hours.

7. Encourage everyone in the house to eat a balanced diet, exercise regularly, and get plenty of sleep. You can't have a healthy immune system without a healthy body.

copyright &copy; BabyCenter
該用戶已被刪除

55#
發表於 05-10-10 18:47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56#
發表於 05-10-18 08:47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番茄防癌
番茄中的番茄紅素(lycopene)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對抗自由基對細胞的破壞,減少癌症發生,特別是男性的前列腺癌。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57#
發表於 05-10-26 17:58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女士與酒精

飲用酒精飲品在社交場合越來越普遍。而適量飲用能在飲食中加添樂趣及令人心情放鬆。有些研究更指出適量飲用酒精飲品如紅酒能減低患心臟病的機會。少量飲用紅酒可以提升血內「好膽固醇」及降低「壞膽固醇」含量來防止血管栓塞。相反,過量飲用酒精可導致一些嚴重後果。

女性天生酒量低
酒精對女性的健康影響較大因為女性天生體形細小及體內用來代謝酒精的酵素量亦相對較少。細小的體形令女性有較少量水份去稀釋血內酒精濃度,所以她們喝酒後的血內酒精濃度會較高。而女性用來代謝酒精的酵素效力弱,所以女性會較容易喝醉。

酗酒有害健康
過量飲用酒精令女性較易患上由酒精引起的肝病包括脂肪肝、肝炎和肝硬化。另外她們亦傾向患上因嗜酒引發的腦損傷、乳癌及心臟病。酒精跟其他食物一樣能提供熱量 (1克酒精含7卡路里),多喝會增加熱量攝取導致肥胖,因而增加患糖尿病、高血脂尤其三酸甘油脂、高血壓及痛風等疾病。孕婦亦應該避免喝酒因酒精可令胎兒患先天缺陷如永久腦損傷和面部輪廓缺陷。所以無論準懷孕婦女及已懷孕的婦女都不應飲用所有酒精飲品。

酒精飲用份量及建議
女士每日不應飲用超過1份酒精飲料。而1份酒精飲料相等於360毫升啤酒或120毫升餐酒或30毫升烈酒。
酒精最好跟餐慢慢飲用,避免空肚飲酒。如果妳想延長飲用時間,妳大可用清水、冰塊或梳打水來用作稀釋,也不要豪飲。若妳正在服食任何藥物、需要駕車、專心工作、準備懷孕或已經懷孕、或未成年都應禁止喝酒。

喝酒與額外營養需要
維他命B1對代謝酒精是必需的。所以多喝酒的人應多吃含豐富維他命B1的全穀類食物如全麥包、高纖穀類早餐、糙米、紅米和全麥意粉等。因酒精是一種利尿劑,喝酒的人亦需多喝水份減少脫水情況。最後,過量飲用酒精可導致營養失衡,所以喝酒的女士平時更加需要留意保特均衡飲食。

(information from Kummunity, Mr Lee's Kitchen)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58#
發表於 05-10-26 18:15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政府籲市民採八步驟防流感

衛生署呼籲市民採取八個基本步驟,預防流感大流行的來臨。

衛生署助理署長程卓端醫生表示,市民應採取八個基本步驟,獲取最大的保障。

八個基本步驟是:
1. 時刻做好防範
2. 接種流感疫苗
3. 保持雙手清潔
4. 正確使用口罩
5. 認識流感徵狀
6. 有效護理發燒
7. 實行健康生活
8. 認識社區資源

市民可在以下途徑獲取正確及最新有關流感及禽流感的資訊:

* 衛生防護中心網頁
* 中央健康教育網頁
* 24小時健康教育熱線2833 0111
* 可在衛生防護中心網頁下載「防備流感大流行錦囊」
* 政府公布的配合措施

(轉載自明報網站)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59#
發表於 05-10-27 10:46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可以用熱雞蛋脫殼後,拎出蛋黃加入銀介子用紗巾包住燙背脊,喉嚨,後尾朕,雞翼位至蛋凍....如果有風 隻蛋白會變左黃綠色or 介子會變黑.....

我自己做法係拿起隻egg後,放入水中約1分鐘,等佢凍小小先會容易脫殼, 所以同bb 6 時隻egg唔係十分熱, 自己就住啦, 我次次都係等佢睡左先同佢6 的, 佢今日已經無痰啦, 仲有一兩聲咳, 好似幾有效... 介子放egg內, 變黑後隻介子唔記得用咩洗就會靚返..

from jlam.....

要"漢"熱舊薑, 好似look egg咁, 輕輕響背部雞翼骨之間輕輕look下, 要就住, 唔好"施以極型", 唔好SM ....... 咁夜晚會好訓D ......

仲有一個method係第2d bk mum提過既, 用紗巾將熱飯+少少胡椒粉 包住, look下頸後突出黎果舊骨既位, 又係對付寒咳wor....

(copy from PpiMa)


男爵府

積分: 9215

睛靈勳章


60#
發表於 05-10-28 09:14 |只看該作者

Re: 健康篇

便秘的食療保健

【明報專訊】根據本地大學的研究數據,約一成四港人有便秘問題,原因與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飲食失衡有關。雖然便秘不是嚴重疾病,但長期便秘可引致痔瘡、肛門爆裂、直腸出血或脫出等併發症。

中醫認為便秘的原因是大腸津液不足、氣虛或氣滯所致,不同原因引起的症狀有異,可按以下兼症來選擇合適的食療。

(1)腹部脹滿

若果大便秘結,腹部脹滿不適,矢氣後稍舒,此為腑氣不通引致,可用五仁粥調理。材料﹕松子仁、鬱李仁、柏子仁、冬瓜仁、黑芝麻各10克、陳皮6克(切絲)、適量魚片或瘦肉及白米。

(2)大便乾結

若果大便乾結難解,數天一行,甚則呈羊糞樣,此為津虧腸燥引起,可用核桃芝麻糊調理。材料﹕黑芝麻30克、核桃肉30克,磨粉,調入小量蜂蜜即可。

(3)排便乏力

若果大便質軟,但排便乏力,精神困乏,短氣懶言,此為氣血不足引致,可用黃蓍當歸首烏雞湯來調理。材料﹕黃蓍30克、當歸15克、生首烏15克、肉蓯蓉15克、雞一隻,煮湯佐餐服用。

日常保健方法

(1)揉按穴位。揉按足三里、天樞穴。力度要平穩,頻率要均勻,以酸、麻、脹、痛為度,每日3次,每次每穴5分鐘。

(2)提肛運動。全身放鬆,有意識地把肛門向上收縮提升(像忍大便一樣),再全身放鬆,每早晚各30次。

(3)多吃纖維豐富的蔬果,少吃肥膩、煎炸食物,補充適量水分,以及養成良好排便習慣。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註冊中醫師彭俊生

首頁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