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樓齡既自住樓,首先要諗既係長遠來講既開支風險、計算利息成本、適唔適合你安穩長住落去,管理費相差幾多?保養得宜/老化?做咗大維修未?維修儲備基金狀況良好?(單幢樓/大型屋苑要攤分維修費用可以爭好遠,如果無儲過維修基金,隨時可能要夾幾十萬出來)
最重要係按揭風險,要諗有無「大型名氣」其實係for喺呢刻銀行批唔批長年期按俾你?大型藍籌屋苑銀行可能都仲批到,但舊私樓(尤其單幢樓)可能就要經過一輪評估甚至乎要實地考察,或者只能批出比較短年期/利率差d/甚至係拒批。
買得40年樓斷估你都唔會諗住短期轉手,咁就要諗吓10-20年後,你期待層樓既「價值」係乜?想被收購既話,分割業權簡單既私樓被收購值博率當然會比業權繁多既大型屋苑高,想保值升值既話,其實係咪「大型名氣」已經作用不大,到時大家都係50-60年樓齡,面對轉手困難/造按揭/逆按揭拒批既風險,我諗兩者都已經無乜差別,要知道依家眾多大型新盤後起之秀,今日既老牌大型屋苑將來係會變成「過氣」。
如果呢刻兩者既維修/按揭風險都係pass唔需要擔心既話,二揀一我係會買舊私樓(收購重建價值潛力)、將本來每月要供多果10k供喺mortgage link/有保證回報既短年期儲蓄保險度,分散吓流動資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