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搵食

跳至

首頁

尾頁
   427


伯爵府

積分: 17931

大廚勳章 畀面勳章


1#
發表於 14-3-12 23:3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kenstin 於 14-3-18 03:32 編輯

似乎好多jm都對湯種計算方法有疑惑,我很少整湯種,但每次整都要計一輪數,為此寫下此貼,方便我自己記下公式,希望你地都用得著啦。

首先要明白做麵包的基本計算方式,通常用麵粉來做計算單位,一般麵粉就會當它是100%,你要用湯種,中種,液種,低溫種,酸種,波蘭種,意大利種,咩種都無所謂,比例最好唔好超過40%,Christine用湯種約在30%左右,我們就用30%來做計算,至於什麽是湯種你就看Christine的網頁吧。

計算方法如下:

(麵粉) x (種比例)% =(種量)
(種量) ÷ 6 = (扣粉量)
(種量)
x 5 ÷ 6 = (扣水量) ...這是湯種的扣水和粉量,不適合其他種。

以大約30%湯種比例為例,我們隨便拿個經典白麵包配方做參考,

麵粉.......300
水..........195
糖...........20
鹽...........5
奶粉.......12
酵母.......3
牛油.......25

我們只需要扣麵粉和水的部份份量,其他就不用變,因為湯種里只含這兩種東西。

操作:
先落湯種再秤其他材料,雪櫃拿出湯種(或者剛做好不久的湯種),你需要落大約300 x 30%的湯種量,既系大約90g,但你不少心落左110g,唔緊要,我們就以110來計算,
麵粉要落 300 -(110 ÷ 6)= 300 -(18.3)= 281.7 g
水要落 195 - (110 x 5 ÷ 6) = 195 - (91.7) = 103.3 g
其他材料不變。

系咪好複雜呢?我們可以睇到110湯種裏面含有 18.3g麵粉和91.7g水,這必須在食譜里扣減返。


18/3/2014 加入 17小時中種公式:
首先要明白仙姐的“17小時中種”原理,首先將60%左右的總量作為中種,在5度環境冷藏17小時,目的在於令麵粉與水有充分時間autolyse,中式麵點叫“醒”,autolyse期間會麵粉里的蛋白質會分解,自動形成筋膜,就會更光滑,另外yeast會將蛋白質分解為糖和二氧化碳,這過程叫“發酵”,時間越長風味越好還能抗老化,但一定要控制yeast的活躍度,於是就要利用鹽和低溫,在5度環境,yeast活躍度減到極低,避免它發酵過度,於是放於冷藏的材料中主要成份是“麵粉+水+yeast+鹽”,每樣都有其作用。冷藏過後與主麵團混合時,為了讓麵粉更容易吸收水份,所以最好將中種剪開一小塊一小塊的加入主麵團里攪拌。

明白了以上道理后我們開始操作了,就按照仙界喜歡用的比例,60%作為中種要求,60%已經占了大部份的量,這中種不能按比例平均地攤分水份,因為在autolyse過程中也會發生“發酵”,除了yeast,鹽,溫度外,水量的控制也是可以壓抑發酵的手段之一,中種麵團的水分比例控制在55%左右,這比例不會過硬,也容易成團。

中種量=總重量60%
中種水粉比例=55%



好了現在又系用返這個經典配方作為示範例子:
經典白麵包配方:總重量 = 560g
麵粉.......300
水..........195
糖...........20
鹽...........5
奶粉.......12
酵母.......3
牛油.......25

為方便計算我們以一個整數來做計算,中種裏面含整體粉量大約 ≒70%

實際操作如下:

前一晚先做好中種:
麵粉.............. = 總粉量的80% = 300 x 0.7 = 210g
水................. = 麵粉的55%... = 210 x 0.55 = 115g
yeast............ = 麵粉的1%..... = 210 x 0.01 = 2g
鹽................. = 麵粉的2%..... = 210 x 0.02 = 4g
所有中種量=331g,大約=總重量的60%

第二天開始秤主麵團:
把用於中種里的部份全部減出來
麵粉............... = 300 - 210 = 90g
水.................. = 195 - 115 = 80g
糖.................. = 20
鹽.................. = 5 - 4 = 1g
奶粉............... = 12
yeast............. = 3 - 2 = 1g
牛油............... = 25
將中種從雪櫃拿出來剪開一小塊一小塊加入主麵團,開始攪拌。

這個比湯種複雜得多,所以有必要記下,方便以後做包包用。


大宅

積分: 1125

環保接龍勳章


2#
發表於 14-3-12 23:57 |只看該作者


男爵府

積分: 7490


3#
發表於 14-3-13 01:38 |只看該作者

回覆:湯種公式

唔係好明,係咪有啲字出唔到?

點評

kenstin  這是將一般配方加入湯種的計法,麵粉和水用了顏色字體,你有咩唔明?  發表於 14-3-13 10:17


瑪瑙宮

積分: 128510

母親節2025勳章 2025勳章 2025勳章蛇年勳章 2024年龍年勳章 2023年兔年勳章 虎到金來勳章 開心吸收勳章


4#
發表於 14-3-13 07:20 |只看該作者
Katzecat 發表於 14-3-13 01:38
唔係好明,係咪有啲字出唔到?
我睇得明... 樓主既意思係, 用湯種的話, 就要知道湯種內各種成份既份量, 之後麵粉同埋水就要扣減番, 最尾成個麵包既麵粉量始終係300g, 水係195g 唔會變.

不過樓主係咪掉轉左 "麵粉"同埋"水"?

網頁話湯種既麵粉:水=1:5.
公式就應該係
(種量)x 5 ÷ 6 = (扣量)
(種量)÷ 6 = (扣量)


咁 110湯種裏面含有18.3g 麵粉和91.7g水, 所以落左110g 湯種的話, 要落283.3g 麵粉, 103.3g 水.



伯爵府

積分: 17931

大廚勳章 畀面勳章


5#
發表於 14-3-13 09:51 |只看該作者
系啊系啊,倒轉左麵粉同水,多謝指正!經已更正。


大宅

積分: 2720


6#
發表於 14-3-13 10:00 |只看該作者
想問若我是晚上按預設時間, 即明天早上才完成. 可以用湯種嗎? 因為放一段時間才開始製作.
新手請多多指教

點評

kenstin  當然無問題啦。  發表於 14-3-13 10:11


男爵府

積分: 7490


7#
發表於 14-3-13 21:32 |只看該作者

回覆:湯種公式

我係手機睇,得300同195,出唔到啲字,唔知邊啲係粉邊啲係水,之後“操作,來計算”之後又食晒啲字,所以睇唔明


水晶宮

積分: 51902

2024年龍年勳章 hashtag影視迷勳章


8#
發表於 14-3-13 21:4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kenstin 的帖子

thank for share


伯爵府

積分: 17931

大廚勳章 畀面勳章


9#
發表於 14-3-18 03:33 |只看該作者
加埋17小時中種公式,方便你與我。


珍珠宮

積分: 31854


10#
發表於 14-3-18 06:58 |只看該作者

回覆:湯種公式 和 17小時中種公式 (最新加入)

謝謝無私分享

這樣初階的髮飾「你」也看在眼內?! 其實世界很大,出去看看開闊自己的眼界吧!   歡迎「你」對  號  入  座。       


伯爵府

積分: 17931

大廚勳章 畀面勳章


11#
發表於 14-3-18 11:3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ipodbaby_123 的帖子

其實我也不確定仙姐的中種法是否用的比例是60%,幾次想去圖書館借她的書都比人借左,只在晚上看過其他人寫食譜出來,憑此推斷,如果有錯請指正。但因為要做個公式,所以逼自己要解扣它的原理,發現確有它的道理,仙姐能設計出這冷藏中種法無而有一定功力,但就唔多明白點解要“17小時”,點解唔系12小時?結婚周年?過久的話就有機會過發,就需要放入冰格,但就失去此“種”意義了。

又講下對各個中種的個人睇法,“湯種”是建基與燙麵法而產生的,利用熱水將麵粉裡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結構改變,破壞其gulten,令麵團失去勁度,咬落去感覺上會鬆軟啲,但這樣做不就是與傳統的麵包理論背道了嗎?做麵包唔系需要用高筋麵粉搓到出膜,等麵團有足夠筋度才好食嗎?為何要用熱水破壞距?咁用低筋咪得羅,我理解是熱水雖然破壞蛋白質裏面的筋度,但分解了碳水化合物種的部份糖出來,我個人認為湯種比較適合做甜包麵團,而且初學者往往發酵過程都是過發,出來成品都偏向于鞋口,利用湯種可以遮醜,過發了還可以食到鬆軟感覺,台灣人就是喜歡Q,這種湯種的方法睇怕唔多受基本功打得好的包友的歡迎。

液種(poolish),一種用了幾個世紀的方法,當然有它的價值,原本是波蘭人管用的一種做麵包的方法,所以有人叫它波蘭種,歐洲人一般用很少yeast來做麵包,他們認為autolyse很重要,讓麵粉多啲與水接觸,自然產生出所需要的風味,酵母菌,糖,等等,他們崇尚自然,這種文化不可能被超高速發展的香港人所能理解,他們只會用壓制的yeast來做麵包,而往往用的量也要配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快”來配搭,至於風味和麥香呢?加糖加油啦,仲可以點啊?

17小時中種,是香港人發明的,有香港特色,設計者有一定的麵包理論功底,配合埋yeast用量,但需要用5度溫度壓抑它的活躍,期間麵團的結構可以生產足夠的gluten,結構帶防老化的麵筋膜,在第二天拿出來回溫時,也能趕得上香港式的麵包製作流程,我覺得它理論正確而又能配合香港人的速度。

發左甘多up風添,以上純屬個人意見,有錯煩請指正。


珍珠宮

積分: 31854


12#
發表於 14-3-18 13:50 |只看該作者

引用:回覆+ipodbaby_123+的帖子其實我也不確定仙

原帖由 kenstin 於 14-03-18 發表
回覆 ipodbaby_123 的帖子

其實我也不確定仙姐的中種法是否用的比例是60%,幾次想去圖書館借她的書都比人 ...
你真係研究得好深入厲害

我只照人地寫既食譜整包,無深入考究幾種方法做出黎有咩分別,之前試過直接法,湯種,中種,我有跟過仙姐食譜,但我搞唔掂,試左幾次放棄左,前排天氣凍就用低溫發酵,最近試用老面種。

下堂係咪教老面種?之前睇明珠台節目“跟保羅學整包”佢介紹過酸種面包,好得意,唔知口岩唔口岩香港既天氣。

這樣初階的髮飾「你」也看在眼內?! 其實世界很大,出去看看開闊自己的眼界吧!   歡迎「你」對  號  入  座。       


伯爵府

積分: 17931

大廚勳章 畀面勳章


13#
發表於 14-3-18 14:0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ipodbaby_123 的帖子

老麺種咁簡單,唔需要特意做公式,只要今次你多左30%份量,將距包好放入冰格,下次做返正常分量,將老麺加入去攪拌后,又挪返相等份量出來作為下次老麺種便可,根本無需計數。


珍珠宮

積分: 31854


14#
發表於 14-3-18 14:10 |只看該作者

引用:回覆+ipodbaby_123+的帖子老麺種咁簡單,唔

原帖由 kenstin 於 14-03-18 發表
回覆 ipodbaby_123 的帖子

老麺種咁簡單,唔需要特意做公式,只要今次你多左30%份量,將距包好放入冰格, ...
因為我係另外搓一舊老面種去發同雪

這樣初階的髮飾「你」也看在眼內?! 其實世界很大,出去看看開闊自己的眼界吧!   歡迎「你」對  號  入  座。       


伯爵府

積分: 17931

大廚勳章 畀面勳章


15#
發表於 14-3-18 14:1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ipodbaby_123 的帖子

講開酸種,我試過兩次都養唔成功,也不適合我,我兩個月來只做過一次麵包咁大把,酸種要經常做,經常養住距先得架,自己養的酸種是根據自己環境而產生出來的酵母菌,如果養得好,理論上應該更穩定, 你根本無需要買出面啲yeast,而自養的酵母菌也應該比其他的酵母適應能力高,其抗酸,辣,低溫的環境絕對比市面的yeast好。


伯爵府

積分: 16331


16#
發表於 14-3-18 14:1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kenstin 的帖子

我反而好想知道用乜嘢模具有得計嗎?
我只知道模具size太大d包或蛋糕會發得唔夠高,
但有d食譜又無寫用乜嘢size模具,
對我呢d自學初哥嚟講真係


伯爵府

積分: 17931

大廚勳章 畀面勳章


17#
發表於 14-3-18 14:2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fattymama 的帖子

你估整麵包好似整蛋糕咁咩,唔系架,咩模具有咩所謂,幾世紀前啲人一樣整麵包,當時邊有咩土司模之類啊?就咁放系柴火燒熱左既磚頭或石頭上面架,現代人用模具來定型姐,對發得大唔大無關係,還有,麵包是需要發酵正確,唔系發得大就好,所以咪話,宜家大部份啲人都過發,就系咁羅。


伯爵府

積分: 16331


18#
發表於 14-3-18 15:5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kenstin 的帖子

明白了,唔該晒.


子爵府

積分: 10515

醒目開學勳章 畀面勳章


19#
發表於 14-3-20 21:0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湯種公式 和 17小時中種公式 (最新加入)

Thx for sharing


大宅

積分: 3352


20#
發表於 14-3-20 22:4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湯種公式 和 17小時中種公式 (最新加入)

收藏


首頁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