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嗜好

跳至

首頁
1

尾頁
   1


男爵府

積分: 7055


1#
發表於 09-6-2 21:31 |只看該作者
【明報專訊】根據已故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生前錄音整理編輯的趙紫陽回憶錄英文版《Prisoner of the State》(中文版《改革歷程》)14日在本港上市,在書中趙紫陽回憶他的「六四」經歷,表示不會做調兵鎮壓學生的(黨)總書記」他預言「一個國家要實現現代化,不僅要實行市場經濟,發展現代的文明,還必須實行議會民主制這種政治制度」

  書中趙紫陽批評了當年大多數的中共高層,包括鄧小平 、李鵬、鄧力群、李先念,甚至是多年盟友胡耀邦。《華盛頓郵報》指出,趙紫陽的新書內容,挑戰了主流歷史說法(即鄧小平是經濟改革總舵手)。趙承認「若沒有鄧小平的支持,所有改革都不可能」,但他形容鄧小平在經濟改革上扮演的角色,更大程度只是一位仁慈教父,而非親力親為的改革總設計師;大多數關鍵的改革,諸如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勾勒出中國極其成功的出口導向經濟增長模式,以及給意識形態鬆綁(諸如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等)以便推動市場改革,都是由趙紫陽主力構思推動。

  談到北京 官方定調六四 事件是由於天安門 廣場情况變得失控、黨不得不採取清場行動,趙紫陽反擊稱,是李鵬等強硬派的行動導致混亂失控,「若採取了正確行動,就不會出現如此的結果」。

趙親函鄧小平促收回4.26社論

  趙在聲帶中解釋稱,初時他採用較溫和態度,示威也漸漸有所紓緩,未料李鵬趁他出訪朝鮮,策劃了4月26日的政治局常委會議,與其他強硬派人物聯手,說服鄧小平認為廣場的示威,已威脅到黨的統治,然後李就下令刊登4.26社論,將示威定性為反革命暴亂,以為這可嚇窒民眾,然而「那些之前較溫和的人,卻因此被迫跟激進者站在同一陣線」,令示威規模壯大。趙紫陽稱,在他返國後,曾企圖與示威學生對話,並成立特別小組,調查貪污指控,但「李鵬和其陣營人士大力試圖阻止、拖延甚至顛覆」。於是趙紫陽決定親自致函鄧小平,要求跟他會面,希望游說鄧小平認同有需要收回4.26社論。5月17日,趙紫陽來到鄧小平的家,以為那會是一次私人會晤,未料原來所有政治局常委成員都在席。趙紫陽憶述道﹕「這時我已深知不妙。」

  趙紫陽要求修改社論,楊尚昆則要求頒布戒嚴,最後在沒有任何投票下,鄧小平決定戒嚴。此說法與過去有指當時進行了投票,結果是2對2,1票棄權不同。趙指由於當年沒有投票,所以就算以黨內規矩內說,戒嚴鎮壓也是非法的。趙在聲帶中稱,從鄧小平當日不耐煩的身體語言,以及政敵對他的猛批下,他知道鄧小平早已有了決定,「我的歷史任務似乎已來到終結了。我告訴自己,我絕不做調兵鎮壓學生的總書記。」

******************

不知多少書友在看。

[ 本帖最後由 小米米 於 09-6-5 01:06 編輯 ]


男爵府

積分: 7055


2#
發表於 09-6-2 21:58 |只看該作者
趙紫陽口述改革歷程
2009年06月02日

趙紫陽的《改革歷程》甫出版就給搶購一空,好不容易搶得一本,慢慢翻讀,首先想到的是,趙當初偷偷摸摸錄音的心情。
英文版叫《 Prisoner of State》無疑比較有噱頭與搧動人心的能力,中文版叫《改革歷程》,就平淡得多。前者是個人主義,符合西方文化與國際情懷,後者則是集體主義,關涉家與國,顯出東方政治的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
趙的口述鉅細無遺,讀着為他的記憶力驚歎。他不厭其煩,細細追述六四前的政治發展,每一次領導核心的會議,誰說了甚麼,批示了甚麼,無一遺漏。這本巨著,不是回憶錄那麼簡單,而真的是對一個時代的中國政治的判詞。他把自己也呈上了,任由歷史發落。他是演員,也是見證者。把要說的話說了出來,自己也無愧於心了。
這一頁歷史,驚心動魄,就算二十年後回望也還是一段一驚心。有時發現,原來僅只是一個微小的判斷錯誤,或者一個人的情緒反射,就扭轉全局,全無道理可言。所謂的歷史命運,必然的路徑,還是十分清晰。
現在有人振振有詞馬後炮、一副幕後玩家嘴臉,認為當年學生怎樣怎樣就不會出現屠城悲劇等等一眾馬屁失憶精,在這本書面前都像政治低能兒──蠢相現形。
一切就留待專家再論。書還沒看完,但趙紫陽如今呈現的形象,或是實相,我覺得,最起碼是為中國現代官場立下了一個良知典範。所有功績都是黨的,所有錯誤都是個人的。

(塵翎)摘自蘋果日報專欄

[ 本帖最後由 小米米 於 09-6-3 10:30 編輯 ]


大宅

積分: 3071


3#
發表於 09-6-3 09:55 |只看該作者
Thanks for the posts. I am going to buy this book.


男爵府

積分: 7055


4#
發表於 09-6-3 10:3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dithSo 於 09-6-3 09:55 發表
Thanks for the posts. I am going to buy this book.


如果你有興趣有關六四的書籍,有一本叫《人民不會忘記 八九民運實錄》一定要看。

這是一班當年採訪六四民運的記者所寫, 由民運緣起,過程、終結,到不同民運領袖, 都有詳細敍述,分析。

絕對不容錯過。



[ 本帖最後由 小米米 於 09-6-5 01:19 編輯 ]


男爵府

積分: 7055


5#
發表於 09-6-5 01:15 |只看該作者
轉載自博客 聞.見.思.錄 http://blog.hoiking.org/


大學時代的東西,早已丟得七七八八,留下的東西少之又少,只是相片、少許筆記、書單等等。反而是有幾個刊物留了下來。其中一本是《對中國民運的認識及反省資料選輯》,是當年在眾志堂拿的。
我始終不明白,現在那麼多似是而非的言論,究竟發言的人,是「讀乜野」長大的。對於他們,我不主張棒打,反而會叫他們看看當年的資料,正如五師兄曾經貼出二十年前的剪報,我也不妨略盡綿力,將這本小冊子掃描成PDF檔([url]http://blog.hoiking.org/pictures/2009/06/CUHK_Info.pdf[/url])
供各位參詳參考。不過檔案的大小也有約12MB,下載可能需要一點時間,請各位諒解。
**
幾年前曾經無病呻吟地說過,二十五年是四分一個世紀,一生人會有幾多個四分一世紀。但是六四卻是另一回事。一轉瞬,就已經二十年:我們還要等幾多個二十年,才會見到事件平反的一天?
二十年前的今天,我十歲還沒有。只記得當晚看電視新聞,看得很夜,第二日一家人外出,想買一份報紙也買不到(這大抵是有記憶以來,唯一一天買不到報紙),之後幾天在學校,隨處都見到用黑墨寫成的抗議及悼念語句。我必須坦承,我當時對事件所知的不多,認知是在之後日積月累回來的,但是為何人人都是看二手資料,時下不少人會有截然不同的解讀?如果我真的患有高血壓,恐怕早已中風死了!
我其中一名中學老師曾對我說過,要保持清醒,就必須認受堅持己見的孤獨。時下言論,更令人感到被迫孤獨的無奈,幸而還有不少人,人性未被扭曲,未有說出違心話--我們現時最需要的,就是這種堅持,對公義、事實的堅持。


大宅

積分: 1270


6#
發表於 09-6-6 19:41 |只看該作者
「改革歷程」一書中的註解令我對當時的人物及一些用語加深了認識,十分有用。


男爵府

積分: 7055


7#
發表於 10-6-3 22:43 |只看該作者
每年「六四」,有些書,總得翻。

「六四」屠城,我真的不可以用平常心去看待。對著那班「天安門」媽媽,每年「六四」連光明正大去拜祭孩兒也不能,如果不平反「六四」,那班可憐的媽媽廿一年來偷生滋味,叫他們「放下」,我不會說涼薄……應該是無恥。

「六四」屠城,意圖再為共產黨說話,說當時有甚麼不同勢力滲入(這種論調,年年都由某幾位BK會員用不同形式很冷靜地說一次)、解放軍都有死傷……等等等等。

我想,只要簡單一句:政府絕對不可以用屠殺來對付異見人士。

一直沒有平反過「六四」,廿一年來,中國進步了甚麼?地震豆腐渣、毒奶粉、結石寶寶……好大批苦主,維權人士是甚麼下場?

我們不可以忘記這段歷史,亦不可以讓那班網上犬儒去淡化「六四」屠城血淚史。

我們忘記,是讓魔爪伸延至下一代。

我們有兒有女。若他們有一天都站出來維權抗爭,父母忘掉歷史,下一代便有機會歷史重演。

###############
去年廿周年出版的 《六四二0》陳潤芝

看罷很難過的書。重點不是當時六四屠城有多慘,而是由流亡人士口中道出國情,我同樣看得悲憤莫名--難道中國的知識分子,愈愛國,愈得犧牲?


內容:一班流亡海外人士的訪問集,被訪者包括鮑彤、吳仁華、程真、王軍濤、陳一諮等共八位,訪問內容有:被訪者憶述當年事件發生前後的一些親身經歷、事發後流亡情況,以及二十年後的今天對事件的反思及看法等。


男爵府

積分: 7055


8#
發表於 10-6-3 22:46 |只看該作者


大宅

積分: 2057

好媽媽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畀面勳章


9#
發表於 10-6-4 00:57 |只看該作者
小米米,

我家的書架上也擺放着你所提及的三本書看罷真的令人難過。

趙紫陽《改革歷程》
人民不會忘記 八九民運實錄》
《六四二0》陳潤芝



大宅

積分: 2057

好媽媽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畀面勳章


10#
發表於 10-6-4 01:09 |只看該作者
每年「六四」將近,心情也變得沈重!

「六四」根本是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無論如何也不能容許那些似是而非的歪論來扭曲事實的真相。

墨寫的謊說,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

我們絕不可以淡忘六四,相反還要薪火相傳讓子女也認清這段歷史呢!

每逢「六四」網上總有無數的五毛網特湧現,試圖淡化史實並為屠城者開脫罪名!

可惜,今天現實的社會中,就連大學的學者、校長竟然也會用「政治中立」來巴結當權者,實在令人痛心!難道在他們的眼裏只有「政治正確」?活在當下他們只懂升官發財、籠絡權貴,為求飛黃騰達!

時到今天,到底還餘下多少有風骨的學者敢站出來,我想實在少得可憐!

這些說風涼的BK會員還有上升趨勢呢!

//「六四」屠城,意圖再為共產黨說話,說當時有甚麼不同勢力滲入(這種論調,年年都由某幾位BK會員用不同形式很冷靜地說一次)、解放軍都有死傷……等等等等。//



原帖由 小米米 於 10-6-3 22:43 發表
每年「六四」,有些書,總得翻。

「六四」屠城,我真的不可以用平常心去看待。對著那班「天安門」媽媽,每年「六四」連光明正大去拜祭孩兒也不能,如果不平反「六四」,那班可憐的媽媽廿一年來偷生滋味,叫他們「放下」,我不會說涼 ...

[ 本帖最後由 yeenmama 於 10-6-5 15:13 編輯 ]


大宅

積分: 2057

好媽媽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畀面勳章


11#
發表於 10-6-8 15:39 |只看該作者
今朝聽到潘小濤《萬佛朝中》非常認同,貼在此版希望明年及往後的六四還可撈出來再次重溫;如果放在自由講場,恐怕不消半刻已被洗至無影無蹤。
請版主見諒


另外,65日的頭條新聞,個編導同editor把不同的片段溶入「審死官」裏,這個Crossover簡直一流!




十五萬支不滅的燭光 (08.06.2010)

「六四」已經過去二十一年了,仍然有十五萬人出席維園的燭光集會,仍然有那麼多人守護着良知,堅持公義,為死去的同胞致哀,在中國的天空下,實在太難能可貴了。

今年的紀念活動,是二十一年來遇到最多阻撓的一年。先是不許新民主女神像入境,再將準備來港的民主女神像雕塑家陳維明驅逐出境,然後在時代廣場,以違反公眾娛樂場所條例為理由,將舊的民主女神像收繳,更有多名支聯會義工及常委被警察帶走及檢控。最新小動作,當然就是中文大學校方,拒絕中大學生會將新民主女神像放置在中大的要求。

或許,中環、西環那群人以為,都二十一年了,香港的六四情結應該丟淡,最高潮的「六四」二十周年已過去,今年應該沒有人再關注「六四」,即使不斷以小動作打壓「六四」紀念活動,也不會遇到太多的反彈及批評;又或者,他們想測試一下香港人對箝制言論空間的容忍度和底線,如果這些打壓,沒有遇到太大反抗,往後就可以進一步收緊了。

我出席燭光晚會,除了想對「六四」死難者表達哀思,希望平反「六四」之外,更有很重的危機感,擔心今年若不站出來,將來的打壓變本加厲之下,或會令大部分人不敢站出來,因此,我無論如何都要到維園,站一下也好。或許,很多人都有這個擔心,今年才到維園吧!

還好,香港人每到關鍵時刻,總會勇敢的站出來。看到維園球場上的一片燭海,心中十分激動。我跟一同去晚會的朋友說,眨眼間就二十一年了,現在我已是兩孩之父。但我所追求的東西,似乎遙不可及!
但看到有十多萬人跟我站在同一陣線,而且,跟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多了很多年輕人,一對對情侶,或三五成群的朋友,還有我認識的一位在粉嶺某中學任教的老師,帶着十多個同學,一齊現身維園。這應有互聯網,以及一批批不敢忘記的老師的功勞,當然,還有你們一顆顆熾熱而澄明的心!多謝你們,每一個當晚到過維園的朋友!

[ 本帖最後由 yeenmama 於 10-6-8 16:49 編輯 ]


男爵府

積分: 7055


12#
發表於 10-6-8 15:5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1# yeenmama 的文章

呵呵, 民婦人微言輕, 不知自由講場何光景:mrgreen:

你要貼文, 可介紹多本書:mrgreen:

我記得潘小濤在節目內介紹過很多講毛澤東的書, 有本講毛主席的情史, 令我從他的女人又多看幾本。

今晚如果我女無激到我嘔血, 等我找出來先:mrgreen:


大宅

積分: 2057

好媽媽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畀面勳章


13#
發表於 10-6-8 16:01 |只看該作者
I see. Are you preparing the examination with your daughter? I remembered that my youngest daughter is just 2 months older than yours.

(Luckily, my kids had finished their exam 3 weeks ago!) Anyway take it easy!


原帖由 小米米 於 10-6-8 15:51 發表
呵呵, 民婦人微言輕, 不知自由講場何光景:mrgreen:

你要貼文, 可介紹多本書:mrgreen:

我記得潘小濤在節目內介紹過很多講毛澤東的書, 有本講毛主席的情史, 令我從他的女人又多看幾本。

今晚如果我女無激到我嘔血 ...

首頁
1

尾頁

跳至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