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1


大宅

積分: 2808


1#
發表於 25-9-28 09:19 |只看該作者
樓宇滲水往往因為上層業主推搪責任而遲遲未能解決,新一份《施政報告》宣布,由屋宇署和食環署組成的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滲水辦)明年上半年起,將利用紅外線加快確定滲水情況及責任誰屬,建議上層單位業主在指定時間內自行檢查和糾正,否則滲水辦會進一步調查並向其收回費用。新措施預計可縮減簡單個案的處理時間至14個工作天。議員指過往等候滲水辦處理需時3年多,認為新安排是「破局」。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27日)在立法會食衞委員會中提到,滲水辦明年上半年推出的先導計劃將在首階段調查中新增紅外線測試,先確認上層單位是否有滲水情況,證實後將立即向該業主發出「建議維修通知」,要求限期內自行檢查和維修。若業主逾期未行動及滲水持續,聯辦處將同步展開第2、3階段調查,即毋需按序進行,並向責任業主收回兩階段檢測費用。

他說證實滲水及甚麼位置滲水的技術大不同,預計新措施能縮減向引致滲水的單位業主發出通知所需時間,由原本約71個工作天大減至約14個工作天,亦能促使業主自發做測試,不等政府「入場」測試,履行妥善保養物業的責任。議員楊永杰表示,過往等候滲水辦處理個案要需時至少3年,認為新措施是「破局」做法。

另外局方亦會推動以調解方式解決住戶之間的滲水糾紛。其中食環署與律政司於今年7月啟動社區調解先導計劃,已為約120名物業管理人員提供全日制調解培訓,強化其處理滲水個案能力,預計能有效減少滲水辦需檢控調查的個案數量。議員陳家佩則期望將來區議員及關愛隊都可獲安排參與培訓。

翻查資料,滲水辦過去數年每年接獲約4萬宗個案,近一半被評為不予調查,每年只有約1.4萬個案完成調查,而在2023年僅約1.6萬完成調查;約2.7萬宗不予調查,亦僅發出近5,800宗發出妨擾事故通知,開支卻達3億多港元,變相每宗個案花6,000多港元。署方曾解釋,若滲水位置濕度低於35%便不會調查,而且發出妨擾事故通知書的前提是在毫無合理疑點之下找出源頭。現時調查分為3個階段,包括辨識哪些是予以調查的個案、測試,以及深入測試。



原文網址:引入紅外線測滲水 上層業主不糾正 政府將跟進調查兼收檢費 | on.cc東網 | 中港台 https://hk.on.cc/hk/bkn/cnt/news ... 8Div2O3GY7SqrvNgpMw



別墅

積分: 537


2#
發表於 25-9-28 10:37 |只看該作者
終於有進步

首頁
1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