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嗜好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大宅

積分: 2504


1#
發表於 4 天前 |只看該作者
讓住院病人與毛孩見面 醫管局採人性化動物探訪政策
《動物專訊》不少主人生病住院時,最掛心的是所養的動物,尤其是病入膏肓,最後的心願往往是再見動物一面,好好的道別。醫管局宣布會採取人性化動物探訪政策,為長期住院病人,例如末期及臨終病人作出「個人寵物探訪安排」,另亦會增加動物探訪活動,讓貓醫生和狗醫生到醫院探訪病人,讓病人與病魔艱苦作戰時,都可以感到開懷輕鬆。已住院3個月的馮女士也很掛念家中貓貓,支持醫院有關動物探訪的政策,坦言病人能夠再見心愛毛孩一面很珍貴,「可以攬他,可以錫他,講聲BYE BYE,吩咐他要好好生活。」
馮女士的愛貓「三花」已經13歲,住院這段日子,主要靠看家人傳來的貓貓影片緩解思念之情,每當談到三花,她都會忍不住笑,「他是很寸很高傲的貓,永遠在頂望住你,當你叫他,他會來走個圈,只是告訴你他在這裡。」她坦言,自己對三花是非常的愛,但也恨自己當初收養三花時,曾因為出生不久的三花常哭叫,而想過放棄收養。
對於醫院為長期住院病人安排與所養毛孩見面,馮女士形容是十分好的做法,「病人和動物會互相牽掛,知道自己可能沒機會再見,如果能夠安排到最後一次見面,都會很開心。雖然可以看影片,但面對面見面,可以攬他,可以錫他,講聲BYE BYE,吩咐他要好好生活。」
醫管局紓緩治療中央委員會主席郭愛玲表示,醫管局響應「寵物友善」的趨勢,採取人性化的動物探訪政策,作出更彈性的安排,不只是治病,也重視病人的全人治療,包括身、心、社、靈,而寵物是不少病人的精神支柱,讓他們見面可以對病人有很多脾益。
她表示,自己曾在紓緩科工作了好一段時間,也曾有病人提出希望能夠見自己的所養的動物,她自己處理過兩宗個案,「其中一個是一位養了狗仔的婆婆,病床也放了她和狗的合照。當時她情況已經很差,她女兒告訴醫護人員說她很掛住狗仔,所以我們安排了一個單人病房,讓她女兒帶狗仔和她見面,狗仔見到主人即刻跳到她身上趴著,那日她和狗仔在單人病房內相處了半小時。」這次見面還了婆婆的心願,而婆婆亦在一星期內離世。
另一單是有病人想見其所養的西摩犬,因為狗狗身型很大,而病人身體情況亦不適宜出院,因此最終選擇了在一個花園讓病人和西摩犬見面。
郭愛玲形容:「這些都是很難忘的經歷,在環境許可下我們行前一步做多少少,可以幫到病人,亦可以幫到狗狗,因為相信隻狗都會很掛念主人。」她又形容,這些安排往往會成為病人和家屬珍貴的回憶,拍下珍貴的相片,「通常病人很少會拍照,但跟寵物相聚後會拍下相片,有家屬講過這張相最珍貴,是病人人生最後一張帶著笑容的相。」
除了讓病人和毛孩相聚外,醫管局亦會安排動物探訪活動,讓一些貓醫生和狗醫生跟病人接觸,郭愛玲表示,這些探訪活動讓病人之間多了話題和歡笑聲,醫護人員也與病人有共同話題。
多次帶狗醫生「Goofy」到醫院探訪病人的動物醫生義工Angela表示,有些院友見到狗狗後有所改變,「曾經見過有位院友的樣子很憤怒,大家都不太敢跟他講話,當時我帶住隻狗,問他驚不驚狗,他說驚什麼?我問帶隻狗過去可以嗎,他說過來囉。結果當他抱住隻狗時,整個人由好嬲怒的阿伯,變成很寬容慈祥的伯伯。」她又表示,見過有些院友本來很驚狗,但當慢慢摸隻狗後,最終變成不肯放手。
郭愛玲表示,希望可以增加更多動物探訪活動,並舉辦更多動物輔助治療活動,涵蓋兒科、老人精神科、精神科、復康科等病人。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DnwNgkis1/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DnwNgkis1/

首頁
1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

Presslogic Logo
Baby Kingdom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