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六十九歲老翁,上個月剛剛診斷有膀胱癌,醫生說要動手術切除,但老翁本身有心臟病,手術風險很高,之後化療還會有不少副作用;醫生叫他仔細考慮是否接受治療。
未到覆診日期,他就因血尿到醫院住了幾天。天天抽血化驗,抽到雙臂無完膚;下體插滿尿喉,又痛又行動艱難,渾身不舒服,度日如年。
患膀胱癌老翁 血尿留院
探病時間,每張病床前都擠滿孝子賢孫,唯獨老翁是孤伶伶的。
深夜,老翁睡不著。自從知道自己患癌後,已經完全不想跟任何人說話,吃什麼都不知其味,一顆心像跌落冰窖。
應該接受手術嗎?他問過自己幾百次。以前割盲腸,開刀的痛苦真叫人吃不消;今次膀胱癌的情嚴峻,年紀大更是受不了化療。看看鄰床的黃伯,做了肝癌手術後,三星期都下不了床,躺得久了還患上尿道炎和褥瘡,昨天黃伯才慨嘆說原本想讓自己早點去算了,偏偏兒女孫兒千懇萬求的要他生存下去,才硬著頭皮接受手術。
老翁心想自己呢?年輕時賭錢欠下一身的債,氣得妻子帶著兒子離開,杳無音訊;賭徒無朋友,多年來做散工還債,後來認識了同鄉麗姑,互相扶持了十幾年,去年她也死了。從此世上無一親人,醫死了沒人記掛;醫好了,還不是形單影隻行屍走肉的過日子。
孤苦無依 夜半病人自縊
夜半,病人們都熟睡。老翁扯下被單,絞成一條,把兩端都縛在牆上電燈的吊臂上。他的動作很慢、很寧靜,卻很堅決。
護士巡房,在昏暗的燈光下,隱約見到有個人影半跪在床上,面向牆壁一動不動;走近一看,老翁全身重量吊在圍繞在頸項的被單上,早已氣絕。一個嚇得尖叫,另一個急急的衝去打電話,整個病房熙熙攘攘,吵得其他病人都醒了,只有老翁永遠不會醒過來。
替老翁做解剖時,我心裏不停的想,究竟要有多大的決心,才能如此在病床上吊頸自盡。在呼吸困難頸項疼痛時,他隨時可以雙腳用力站起停止吊頸,或按鈴叫人求助,但他沒有;顯然是仔細思量後一心求死,並非一時衝動的行為。
螻蟻尚且偷生,一般人即使患上絕症也願積極醫治,但抑鬱無依的病人往往看不到出路;希望社會上多點有心人付出時間和愛心,關懷孤獨長者的心靈健康。
作者為病理科專科醫生,工作上接觸死亡,故更珍惜生命的善與美
文﹕許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