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沒關係,重新再來!
有父母常常慨嘆現今的小孩子很自我,常常發脾氣及怕面對失敗。其實父母可以從玩具中幫助小孩子的情意發展。
在此向大家分享一篇媽媽寫她兒子玩積木的文章,希望父母能體會從玩具中幫助小孩子的情意發展的重要。
我和兒子砌積木
記得兒子兩歲時,第一次玩砌積木。
開始,我給兒子砌了個簡單而具有一定高度的“房子”。兒子很有興趣,馬上拿起積木模仿著一塊一塊往上叠,但是,只到第三層,積木就倒下來了,面對這樣的挫折,孩子“哇”的一聲就哭了,同時一下子將我砌的“房子”也推倒了。
接下來,無論我怎樣鼓勵,兒子都不願自己再去動手砌積木,而且,每當我要把積木往上砌,還砌不到三四層時,他就會毫不留情地把積木推翻。第一次玩積木,就在這種不大愉快的氣氛中結束了。
此後幾天,兒子再也不願意玩積木。沒想到這樣小的“打擊”,會對孩子産生如此大的影響。我决定先培養他的自信心,讓他認識自己的能力。于是,我改用一些較大且規則的方形的木塊,先給他砌成一條平直的“大路”,他的“小車”可以在上面“行駛”。接著,我又和他一起砌起兩層高的“小橋”,慢慢地又從兩層變三層。這次,他玩得很開心。
見兒子對砌積木又有了興趣,我便試探著問他:“我們一搭個小房子停汽車,好不好?你來幫助媽媽。”“不要,我不會。”一提到“房子”,兒子又有點抗拒,看來上次失敗的陰影還在。“那你看媽媽砌。”幸好我早有計劃。我故意讓房子在搭到第三層的時候倒了下來。“哎呀,倒了,媽媽再砌一次。”第二次我“故技重演”,並做出無可奈何的樣子對兒子說:“沒有你的幫助,媽媽又失敗了。你幫助媽媽,好嗎?”在我的變相鼓勵下,兒子終于點了點他的小腦袋說:“好。”我在他的“幫助”我的過程中,慢慢教會他掌握砌得好、砌得穩的方法。當兒子略有“成就”時,就及時表揚他;當兒子砌得不好或倒下來時,及時鼓勵他:“沒關係,媽媽的房子也倒了好幾次呢!重新再來,下次你准能行!”
於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及再嘗試中,在一次又一次的鼓勵聲中,兒子不但學會了如何把積木砌得好,砌的高,更重要的是明白了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雖然這次失敗了,只要努力,下次就會成功。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應積極去面對。
兩年以後,有一天我和已經四歲的兒子一起玩砌積木,比賽看誰砌得高,我砌的積木“不幸”半途倒下來了,我正惋惜之際,沒想到兒子反過來鼓勵我:“媽媽,沒關係,重新再來,下一次你准行!”我不禁熱泪盈眶:兒子,你在漸漸長大了!
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人生的道路就是不斷受挫,又在受挫後奮起的旅程。在小兒性格的發展過程中,外界環境和父母教育對孩子的性格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對穩定性,因此,正確的早期教育顯得十分重要。
從孩子剛剛懂事開始,就應該教會孩子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挫折,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的信心。讓孩子受點挫折幷不是壞事,這對孩子正確地對待各種各樣的挫折的能力是必要的。有助於增强孩子對困難、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同時,當孩子遇到挫折時,作爲父母,鼓勵他去克服困難,比替他解决困難有利得多,讓孩子學會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找出解决困難的辦法。在反複遇到----困難----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過程中,磨煉孩子和堅强意志,獲得成功的喜悅。就如同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要使孩子從幼小的年齡起,就通過親身經驗知道:生活裏,有一種叫‘困難’的概念。”
讓你的孩子明白,在跌倒的時候要重新站起來,才能繼續走下去,否則,只能永遠在原地停留。
來源:嬰幼兒教育
Click 這裹有更多好文分享!!!
8-) 8-) 8-) 8-) 8-) 8-) 8-)
另有大量減價貨品!!! CLICK 我下面個 " 網址" icon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