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3

549

正向教養會怎樣處理孩子做錯的事? —— 與孩子學習面對過錯的人生課

在診症時,遇到不少父母也問到,「如果我想以正向方法教育孩子,他做錯事的時候我應該怎樣做呢?我總不能稱讚他吧?」。你會否有過相似的煩惱?

令孩子難受的內疚

最近,有個原來品學兼優的學生與父母來到診症室,他們的煩惱是孩子在學校做「錯事」後好像每天都好緊張,看起上來經常都一臉擔心。細問之下了解到,原來這個孩子做錯的事不少小朋友也經歷過的。

孩子班上有個同學久不久就在言談間取笑他,他一直乖乖的忍下來,但有一天終於忍不住,出手推了對方一下。對方沒有放在心中,但事件卻被老師看見了,說會「嚴懲」,並通知了父母。

父母和學校花了一些時間了解事件,其實學校也有了答案,但父母卻擔心如果告訴孩子學校只會口頭警告一下,孩子放鬆了又會再犯,於是一直沒有告訴孩子事情其實已解決了。

孩子的擔心來自內疚與懲罰,在做錯事後一直「覺得自己個心好唔舒服」;父母的擔心來自管教的矛盾,「讓孩子內疚是不是比責罵更好呢?」,可是卻見到孩子每日都好擔心,又擔心對孩子做成心理壓力。

孩子做錯事時的正向教養

正面看待「錯誤」,不只是正向教養的概念,而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課題。知道「錯誤」,和每天都活在因錯誤而引起的內疚中是不一樣的事。父母在知道孩子做錯事後,與孩子一起尋找他「可以做對」什麼,在正面面對錯誤上就變得很重要了。

除了一般的道歉與補救,在不少孩子做錯的事上,也許也有我們要去關注的「孩子的需要 (child’s need)」。那位品學兼優的孩子後來也說出,「自己一直不知道被人笑可以如何反應」,也希望「爸爸媽媽可以知道自己因為被人笑而唔開心」,這就是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做對」的事情,並了解將來大家「可以」如何預防問題再發生。

孩子做錯事時大家都常說「你知唔知唔可以咁做!」,但把孩子做錯事時的「不可以」,改成孩子做得到的「我可以」,才是與孩子一起學習「面對過錯」這個成長課題的好方法呢!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跟住小編做媽咪】蔡天鳳案易引起孩子不安 爸媽討論應適可而止!

【情緒健康】6個心靈練習 助家長照顧情緒

【非常教育】5歲女兒偷玩具被媽媽帶警局「自首」 家長學懂這5步引導孩子正確面對錯誤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